第一位囚禁至死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A+A-
一張印有 Ossietzky 肖象的東德郵票

2010 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遭中國政府監禁多年後病逝,不免讓人想起前一位在囚期間離世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Carl von Ossietzky

Carl von Ossietzky 在漢堡出生,父親則是來自在德國和波蘭邊境的公務員。在父親死後 7 年,Ossietzky 的母親改嫁給一名社會民主黨人 Gustav Walther,對於 Ossietzky 日後的政治形態有深遠的影響。

在 17 歲離開學校後,Ossietzky 起先擔任普通的政府行政人員。不久後他便轉當記者,立志以記者作為事業,最初在民主聯合黨(Democratic Union)的週報工作。1916 年,Ossietzky 在健康情況不佳下被徴召入伍,戰後他真真正正成為了和平主義者及民主人士。他返回漢堡,以演說宣揚和平主義,其後成為了「德國和平社」(German Peace Society)的一員,這個「德國和平社」與多位諾貝爾和平獎得獎者都大有淵源。

Ossietzky 為表達政見付出了極高的代價。不過,當他因被判叛國罪後去監獄時,他依然宣稱:「我不會卑躬屈膝,我示範了。」1926 年至 1929 年間,他在「世界舞台」(The World Stage)週刊擔任記者,與週刊創辦人兼編輯 Siegfried Jacobsohn 揭發德國政府正準備重新武裝,此舉或違反凡爾賽和約。1927 年,Ossietzky 先因刊內一篇批評政府縱容軍事機構的報道,而被定下誹謗罪判監一個月。兩年後,Ossietzky 遭起訴叛國罪,到 1932 年定罪入獄,入獄 7 個月提前獲釋。

希特拉於 1933 年上台。雖然 Ossietzky 認識到德國政治局勢嚴峻,但他拒絕離開國家,認為在別國中發表政見猶如發表空洞的聲音。1933 年 2 月 28 日,在國會大火之後的早晨,秘密警察衝到其家中拘捕他,起先送到柏林監獄,然後再送到集中營。在營裡,他即使身體欠佳,曾經心臟病發,也要和其他人一樣擔任嚴苛的勞動工作。

1935 年,委員會決定把和平獎頒給身處在集中營的 Ossietzky。諾貝爾和平中心在頒發獎項 80 年後,再度形容當時把獎項頒給 Ossietzky 是極危險的決定,卻是一個正確和重要的決定。那次是第一次頒給被定叛國罪的異見人士,有機會威脅到挪威與愈來愈好戰的德國納粹政權的關係。

當時,在 500 位合資格提名者中,Ossietzky 得到 86 項獨立提名,並且由愛因斯坦向諾貝爾委員會去信推薦。與此同時,諾貝爾委員會本身也存在意見分歧,甚至有兩名委員因此辭職。由於擔心德國的反應,挪威皇室也選擇不參加頒獎儀式。保守派的挪威日報 Aftenposten 稱頒獎為「重大判斷錯誤」,並表示和平的前題是要尊重現有法律,而 Ossietzky 則違反了自己國家的法律,是攻擊自己國家的罪犯。挪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Knut Hamsun 亦極力反對頒獎決定。而另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Sigrid Undset 則聯合其他作家出來聲援 Ossietzky。

1936 年 5 月,Ossietzky 因肺結核,在監視下被轉送到柏林一家醫院治療。或是出於國際關注,納粹政府容許記者接觸他,但 Ossietzky 從未被允許到挪威領取獎項。雖然他最後被釋放到醫院療養,但前題很大程度是基於他已退出了激進主義。同年 11 月,諾貝爾委員會來到了他的住處直接授獎。

翌年 Ossietzky 接受時代雜誌訪問時,曾稱讚納粹政府允許他接受獎項和獎金。時代雜誌當時的報道中註明,Ossietzky 的言論仍受監控,報道寫道:「空洞的眼睛,Ossietzky 知道若他再次入獄,必定會要了他的命。」在德國,納粹政府擔心再發生和平獎被給予「叛國者」的情況,後來於 1937 年頒令禁止任何德國人獲得諾貝爾獎。身心俱疲的 Ossietzky 於 1938 年在醫院去世,時代雜誌稱他是「久歷苦難、筋疲力盡、被擊倒的諾貝爾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