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者的職場悲歌

A+A-

政府統計處早前公佈「香港的女性及男性 – 主要統計數字」,顯示男女比例的失衡,擴闊至去年每 1,000 名女性對 925 名男性,獨居女性人數超過 24 萬,單身情況普及化。

2014 年皮尤報告(Pew Report)研究估計,美國有 4 分之 1 的成年人在到 50 歲時仍沒有結婚,而根據歐盟統計局,2016 年歐盟國家最常見的家庭類型是單身人士。

孑然一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世人對單身者「比較得閒」的既定看法禍延職場,變成職場悲歌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一項研究發現 25,000 個在職人士中,年齡介乎 28 至 40 歲而未育有子女的女性,有 3 分之 2 都認為自己被預期了相對較長的工作時間。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 Eric Klinenberg 為其新書 Going Solo 進行了一項調查,訪問歐美過百位單身人士,發現單身者普遍成為辦公室中「最刻苦耐勞的員工」( workhorses ),很多上司會設想單身員工沒有子女或另一半,反正也是閒著,就可以工作到很晚,而且假日仍可工作;更有些上司認為不必加人工予單身員工,因他們沒有子女這個負擔。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心理學教授 Bella DePaulo 在研究中提到單身被污名化,只要是單身,就要面對職場,甚至是社會上的歧視。單身者多被認定為既孤獨且自我封閉,但事實上,他們不少都積極投入群體事務,而且有很強的人際網絡。

職場上的單身者要如何脫離困境?英國商業導師 David Carter 建議「先不要對這樣的情況抱怨發牢騷。」單身同事可考慮組織起來,正視這個問題、做出對所屬機構有利的改變,向上司展示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Carter 認為資方也要設立措施令單身或是有家庭的員工之間可互相遷就,可「借用」、「預支」或者「償還」工作時間及機會,確保沒有任何一方長期處於劣勢。

至於 Carter 自己則允許員工只要能完成工作,在任何時間及地點工作都可以,而員工一周只工作 40 小時,其他時間他們愛做甚麼事,悉隨尊便。那麼,不管是單身人士還是為人父母者,都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他認為公司機構如不能提供靈活性予所有員工,最終只會失去人才:「除非公司適應並開始擁抱靈活性,否則會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