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學不來?錯!是心理作用而已

A+A-

學習趁後生,年紀大學甚麼都是白費心思 —— 這種成見叫自認不再後生的人自慚形穢,面對新知識為之卻步。過去有指大腦吸收新知識的能力會隨年齡增長而衰退,但最新心理學和神經學研究都不約而同顯示,即使人到中年,甚至晚年,大腦仍具有出色的學習能力,當中關鍵,竟與心理作用有關。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將人類記憶比作蠟板。剛出生時蠟板熱騰騰易於刻劃塑形,然而當它隨著年月過去逐漸冷卻,便再難改變形狀,一如人類大腦。千年過去,這個概念演變成今天的「大腦可塑性」,今人同樣普遍認同年齡與之成反比,人腦只會愈活愈僵化。

目前這種理論的論據,大多來自不同年紀的人學習第二語言的成果差異,例如被帶到新定居地的孩童,精通新語言的速度遠勝兄長及父母云云。不過,有人口普查分析顯示,新移民掌握語言的速度,隨移民年齡遞減的幅度輕微,意味年齡因素對語言學習的影響並不明顯。學者推測,這可能因孩童的學習機遇與配套較年長者佳,以及學習態度較開放所致。1992 年,因戰亂從此滯留美國的薩拉熱窩作家 Aleksandar Hemon 就是一經典例子。最初留美時他不諳英文,強烈的寫作動機驅使時年 28 的他,以僅 3 年的時間精通英文,並開始在本地刊物發表文章,隨之發表小說、短篇集等等,並獲得了麥克阿瑟獎 —— 由此證明了學習不拘泥於所謂的關鍵學習年齡。事實上,科學文獻不乏以記憶力見長的成人甚至老人事例,例如有年近 60 者成功背熟 10,565 句失樂園詩句;近年愈來愈多研究也反映成人大腦遠比預想中豐饒

不過,現實中還是有眾多長者自覺腦力大不如前,又是為何?學者指,缺乏自信是一重要原因。北卡羅萊納大學格林斯伯勒分校的心理學家 Dayna Touron 進行多個實驗,得出結論,發現老人的不自信養成不常用腦的壞習慣,換言之,不是「學不會」,而是「不會學」。在其中一個實驗中,受驗者需比較兩個詞表,找出不同之處。儘管實驗難度極低,任何人均可憑記憶完成,但 60 歲以上的受驗者大多不願依賴自身記憶,而傾向逐字比對。另一實驗,受驗者需計算多條運算題,當中有不少題目明顯重疊,年輕受驗者很快便憑記憶填寫之前計算得出的答案,但年長者雖然同樣記得答案,卻始終從頭計算所有題目。「實驗中,不少成人由始至終都沒有依靠過記憶答題,他們明明記得答案,卻選擇不相信記憶。」

這種迴避記憶的習慣,局限了成人日常訓練大腦認知的機會,最終自我實現了「大腦愈老愈壞」的成見。Touron 指,其實只要提高對自身記憶力的信心,打破心理障礙,便足以扭轉情況。她舉例,德克薩斯州大學就曾經有實驗證明,學習需用長期記憶和專注力的新技能,不論老少都能提升大腦表現,可見「用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