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愛國者的品格

A+A-
電影「打死不離三父女」劇照。

印度電影「打死不離三父女」在中國大陸票房收了 20 億,顯見在舉國上下一片「抵制印度」、「懲罰紅頭阿三」的民族叫囂之下,印度人的軟實力贏了中國人的民族情緒一回合。

「打死不離三父女」除了宣揚印度的父權和女權,還夾有印度的民族愛國主義。因為摔跤的女兒最終參加英聯邦比賽,打贏了尼日利亞的黑人選手,也打贏了澳洲的白人選手(幸好只是英聯邦,中國不是英聯邦會員,若最終有一場是印度的女子摔跤手遇上了中國一名筋肉女強人,而此片又在中國發行,會引起至少十個城市暴動),證明印度的國力已經震撼全球。

但比起「戰狼 II」那種赤裸裸的說教 —— 主角吳京是在非洲解救中國人,用中國護照代表中國的「世界地位」。「打」的印度式愛國主義宣傳並不討厭,因為即使在競技場上,其他的摔跤選手沒有被醜化,也沒有渲染仇恨,電影集中在兩個摔跤女兒的奮鬥,最終為國爭光,此一過程不用煽動家仇國恨,打倒任何強權。

英國曾是帝國主義的管治國。「打」若換了一個廉價而粗糙的導演,必安排女主角在英聯邦動運會競技場上與一名英國女選手對壘,然後燃燒起印度女選手的民族激情,四目交投,令她想起英國主義者統治印度時的種種暴行 ,民族先烈和甘地英靈附體上身,在全場歡呼中擊敗前帝國主義者。

但印度人畢竟是印度人,印度擁有宗教信仰和英國文化影響,拍電影即使教下一代愛國,導演編劇也有一點品格。

看「打死不離三父女」令人快樂而不是亢奮,令人欣喜而不是仇恨。愛國主義與個人奮鬥、親情和國家感情,巧妙地在交織在一起,而且以父女的感情為主,其他一切次要。

拍一齣愛國主義電影,手段和品味也有高下之分。中印邊境沒有打起來,但論電影之宣揚愛國,肯定是印度打了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