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Thaler:讓經濟重新面對人性

A+A-
Richard Thaler,一個不尋常的經濟學家。 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國經濟學家 Richard Thaler 榮獲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結果公佈後,有關 Richard Thaler 和行為經濟學的報道鋪天蓋地,許多經濟學術語霎時湧現。大眾似乎特別熱切關注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皆因行為經濟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可是,在這些眩目的術語之下,到底 Richard Thaler 的具體貢獻是甚麼?

要了解 Thaler 的貢獻,首先,要了解經濟學是甚麼一回事。經濟學家目標是建立模型或理論,來解釋人類在市場中的行為和互動情況。可是,人類行為極之複雜。儘管我們試圖做出理性的決定,但我們的認知能力有限,意志力亦有限。大家的決定雖往往以個人利益為主導,但又會關心公平和公正的問題。此外,不同個體之間的認知能力、自我控制和動機也可能有巨大差異。

經濟學家建立的模型,往往簡化人類個體為完全理性體。這種簡化讓經濟學家能夠建立強大的模型來分析經濟問題。然而,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卻逐漸發現了這標準「新古典經濟學」的假定並不完全準確。行為經濟學就是將心理學的洞見納入傳統經濟分析。

在公佈結果之前,諾貝爾委員會早已特別為 Thaler 撰寫了相關導讀,深入淺出說明 Thaler 的頁獻。委員會讚譽 Richard Thaler 在過去 40 年來為行為經濟學發展提供了概念和實證基礎, 將人類心理學的新見解融入到經濟分析之中,為經濟學家提供了更豐富的分析和實驗工具,以理解和預測人類行為。把行為經濟學從「爭議的邊緣領域」,轉變為當代經濟研究的主流領域。

Thaler 的第一個貢獻,是奠基了偏離理性的行為如何構成經濟決策的研究。 在 1980 年的研究中,他創造了「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術語(即個人因擁有而重視事物),並且將這現象連繫到「討厭損失」(Loss Aversion)的理論(人面對同樣數量的得益和損失時,會更難忍受損失)。

其後他開創了「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理論,理論說明了個人如何系統地簡化經濟環境,來克服認知局限,但有時候卻會演化成次佳的決策。在考慮財政時,人傾向把某些類型的支出或收入分門別類,例如這筆錢是用於飲食、那筆錢是用於儲蓄來買樓,以分件的方式而非整體去解決問題。例如,當汽油價格下跌時,司機有時會從正常汽油轉為較貴的汽油,而不是在其他地方使用「汽油」類別的儲蓄。Thaler 與其他共同作者在紐約的士司機中發現,司機傾向設定每日目標收入,如果他們不能達成目標時,便會為「損失」感到痛苦。換句話說,於司機而言每一日都好像不同的心理帳戶。可是,這種孤立的視角,或會讓司機在高需求的時間少了工作,反而多了在低需求的日子工作,未有最大化收入。

Thaler 於2008年與哈佛大學法學教授Cass Sunstein 合著 Nudge,描述通過微妙的心理學伎倆,引導人作出對自己或社會有利的選擇。書作開首便講述一家學校餐廳的負責人,如何在不改變菜單的情况下,讓學生吃得更健康。該餐廳把蔬菜及低卡路里的食物,盡量放在靠近餐桌的位置、高度跟學生眼睛相同,同時把薯條之類的垃圾食物放在不顯眼地方,結果學生選擇健康食物的比例大幅提高。 圖片來源:Amazon

第二是有關「自我控制」問題。Thaler 與經濟學家 Hersh Shefrin 認為,個人一直處於「短視」與「遠視」的認知之間:一邊專注於短期獎勵,另一邊是關注策劃長遠利益。意志力可以幫助人們壓制短期引誘,這種內部鬥爭無所止息,個人喜好或會隨時間而推移。這個理論成為「輕推」(Nudging)的基礎,例如安排新員工自動加入養老金計劃,雖然他們能夠決定退出,但自動登記慣性會阻止他們選擇退出,藉此增加員工儲蓄的份額。

第三,Thaler 展示了「社會偏好」於經濟決策亦具重要影響。例如 Thaler 與經濟學家 Jack Knetsch 著名的「獨裁者實驗」,學生被指示在自己和另一人之間劃分 20 美元。純理性的話,學生應該全取 20 美元,但只有很少的學生選擇單獨保留大部分的錢,大多數人是選擇平均分配。他們也以調查顯示,在災難發生後,人會認為哄抬物價的做法並不公正。在另一項實驗中,玩家在損害自身得益的前提下,仍會選擇懲罰在早期表現自私的玩家。

這些觀察和發現,在萬千的經濟大世界中或顯得微不足道,但事實上行為經濟學為其他大理論提供了基本的個體行為規律基礎。經濟學人的報道就這樣介紹 Thaler:「他是不尋常的經濟學家,以清晰的概念和及高質的著作聞名。」大師就是能在吵雜的市場中提煉出人性,並加以實證支持,化繁為簡,再往上高築。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也讓人重新發現,經濟學並不離地,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就拿政施報告提議的交通津貼為例,假設市民平均能領取津貼上限一半,即 150 港元;你認為全民派錢讓市民自由運用好,還是限制在交通上好?或許交通的「心理帳戶」,已讓你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