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藝術的演變

A+A-
比利時布魯塞爾市標「尿尿小童(Manneken Pis)」。
隱修教堂壁畫 Stories of St. James(1447-1456)。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所謂「道在屎溺」,不僅指「道」的無所不在、每下愈況,即便放在藝術身上亦如是。小便題材的雕繪作品,隨文藝復興而興起,且經常暴露人物的性器官。繪畫對象有男有女,但更多的是以小孩為對象,學者們甚至特地賦予這些「童子尿」作品一個拉丁術語:puer mingens。人們透過便溺此一題材,隨時代發展,投射出從傳說、神聖到色慾、褻瀆等不同想像。法國藝術史學家 Jean-Claude Lebensztejn 的著作 Pissing Figures, 1280-2014,把圍繞小便題材的油畫、壁畫及噴泉雕塑葺錄成書,一一剖析。

據書中介紹,第一個在藝術品「沖茶」的小孩是愛神邱比特。他最初總是小心謹慎地撒尿,好像害怕被發現的樣子。至 15 世紀,小便作品廣為流行時,這些邱比特神態變得明目張膽,而且多得可以用氾濫來形容;他們成群出現,往花瓶、水盆等日用品撒尿,甚至把水射到其他邱比特雕像的口或屁股中。這些雕像通常帶有桂冠與翅膀。當時的教堂放有的小便壁畫,則具宗教含意,如意大利帕多瓦的隱修教堂(Ovetari Chapel),邱比特便在懸掛的花環上撒尿。據 Lebensztejn 解釋,尿液在此處,象徵洗禮聖水;得到宗教力量加持,小便成為了神聖的行為。

然而,並非所有小便藝術品的意味都如此潔淨。17 世紀,隨著各種繪畫流派的出現,人們開始把日常生活(包括排泄)融入藝術,以成人便溺作題材的作品愈來愈多。荷蘭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的 Pissing Man(1631)及 Pissing Woman(1631),便是不含宗教儀式意味的小便畫作。靠在樹旁小便的農婦,稍稍轉身,似乎是為自己隨處便溺的行為警戒。此時開始,小便藝術品的地位,從神聖走到通俗日常。畫中人扯下褲子或上拉裙子,解決大小二事,場景由妓院、花園到馬背上都可能發生。

高更 Te Poipoi(1892)。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當小便作品脫離聖潔,流入日常往後,人們對此等題材的藝術品另一有番體會。隨著公廁的發明,便溺變得私人、隱蔽,而原本十分正常的「戶外行為」,例如高更在 1892 年的畫作「早晨(Te Poipoi)」則成為招致譴責的對象。高更在此「黃金時代」,竟發出這種原始訊息,在時人眼中便是有傷風化。

小便題材發展到現代,成為污穢的象徵,不再具幾百年前的神聖意味。雖然如此,Lebensztejn 希望人們能消除此項精神禁忌,重新審視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