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ria Chung:最後的唐人街

A+A-

泰國政府去年宣布,地鐵藍色線將延伸到唐人街市中心。因地方偏遠,龍蛇混雜,有如無人之城,多年來惡名昭彰,但唐人街同時保留 6、70 年代的景色,在主要大街 Yaowarat Road 上,一幀幀花樣年華的風景,會否因為地鐵而從此消失呢?

當年的華人飄洋過海,落地生根,半世紀的光景沒有在唐人街留下一點痕跡,店舖的名字都是穩重而內斂,賣雞飯的叫做陳裕盛,印刷店叫林堃源,還有廣益堂藥行丶和成興大金行,聽起來就知道是家族生意,或是百年老店,相比起現在流行的金銀富貴土豪名字,這些名字實在更能代表華語文化的美。在曼谷的唐人街,確有走進時光隧道的感覺,街上有「寫字佬」為人提字、寫信;小販賣的雞蛋沒有包裝,彷彿就在農場剛剛運過來,人的臉孔亦有點似曾相識,不是那種粗獷野蠻的臉,而是溫和敦厚,就像昔日廣東人的臉。

唐人街近年有很多年輕人、藝術家、新興店舖進駐,我入住的酒店 Bangkok Publishing Residence 便是由一間印刷廠改裝,第二代的老闆決心將印刷業務改為酒店,保留了上一代的古董、建築結構,希望讓新一代看到過往曼谷輝煌的印刷歷史。又例如雪糕店真真,便是一間非常之可愛的咖啡店,我吃泰式奶茶雪糕時,旁邊坐著的也是舊區內的老人,能夠將型格新店舖融入舊區之中,實在不容易呢。

唐人街有很多老店,裡面都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仍然再堅持著自己的事業,利興南只賣咖央多士、咖啡和奶茶,有幾位女士經營,食物談不上非常之好,他們慢慢地煮茶丶烤多士,一些彷彿已經做了半個世紀的動作,我慢慢地看著,就這樣看得出神。售賣粉麵和雞飯的陳裕盛已經來到第三代,默默耕耘,不用光環,一直都是社區的大眾廚房,不過 10 港元的雞飯,簡單窩心美味,比水門的雞飯更好!

我知道這樣說非常主觀,畢竟我其實從來沒有經歷過 6、70 年代的光景, 但是為甚麼我來到唐人街,竟然有點感動呢?是因為走到了失落的文化根源嗎?我的相機的快門不斷跳動,彷彿在爭分奪秒,拍下最後的唐人街。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Gloria Chung(鍾詠嫻),飲食及旅遊記者、博客、食物造型師,對世界飲食文化充滿好奇,深信吃不止是兩秒的口腹之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