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男孩變成男人那一刻,就是奇蹟

A+A-
電影「奇蹟男孩」劇照

電影「奇蹟男孩(Wonder)」,天生毁容男孩的正能量故事,感動淚位充足,娛樂性足夠,外國教師也帶學生進場。聖誕檔期,一家大細絕對適合,和伴侶看也是上佳之選。但如果只是這樣,這不過就是又一碗滿滿的心靈雞湯,好飲但不回味,「奇蹟男孩」的好看,在於他親手創造了奇蹟,而非待別人施捨一個奇蹟。

No Dad Zone

電影的卡士,沒有甚麼好擔心,茱莉亞羅拔絲、奧雲韋遜及「抖室(Room)」男童星雅各川伯尼。如果生出來,看見父母是茱莉亞羅拔絲及奧雲韋遜,誰也會覺自己生得認真普通吧,再看看由 Izabela Vidovic 飾演的家姐,簡直離譜,我也會很自動縮回母親肚裡,但帶著基因問題而臉孔出錯,由雅各川伯尼飾的奧吉,就這樣開始人生。故事的觸發點是奧吉終於要離開保護著他的家,正式踏入校園,進入他父親口中的 No Dad Zone。奧吉的人生由此開展,同時,他身邊每個人也被迫轉變或成長。

也沒有甚麼劇透與否,既無驚世絕橋,也欠超爆奇蹟。類似的故事,大家絕不陌生,他的精彩好看,不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情節及結局,就像家裡的老火湯,你知道定時定候有得飲,永遠窩心溫身。但除了這電影「好飲」與「保身」外,湯裡的白胡椒及薑也多了點,那微微辛香,如能嘗到,眼淚會流得更暢快。

誰不是戲中的奧吉?

觀賞這類電影,期望自己是那對亮麗的美國中產父母、充滿愛心的開明校長,還是那講義氣的同學,口裡不停說自己對人不應帶有色眼鏡;當然最易代入的定是主角奧吉 —— 大家也總認為自己懷才不遇,心地善良,只是大家從來不發覺自己的「好」。

導演的處理之好在於不在此一層面止步,否則這只是一個「天生可憐蟲在討同情」的故事。可憐蟲電影一樣感動,不過絕對不值推介。今日大愛連天的世界,「反歧視」、「平等」的字眼已如巨型坦克,阻者立毁,無堅不摧,這種級數的電影可賺取廉價的眼淚,但只是一碗毫無誠意深度的心靈雞湯。

電影中,大家要捍衛的不是甚麼平等、弱勢,而是朋友、子女、弟弟。校長從輕發落為奧吉出頭打人的小男生,原因是因為諒解他是為朋友出手,而不是為了甚麼為弱勢團體;姐姐愛著這小細佬,因為他總帶來驚喜,但她也給了奧吉一句:「世界真的不是圍著你轉」;而當奧吉的朋友給人拳打腳踢時,他也絕不退縮,立即還手,贏得朋友的尊重。

對不起,不論你是否毁容,地球上從來就沒有人有義務跟責任去關顧你的感受,而你也不應只因不幸,而四出乞討。這小孩的遭遇的確無辜,但難道霍金的情況就很好?在一個社福、法律制度良好的地方,恰到的禮讓是好的,但不要隨意去同情別人,是對別人的尊重,不要隨意去請求別人,那是對自己的尊重。

電影「奇蹟男孩」劇照

孩子其實家境不俗,遇上的也是好人,所謂毁容看上去也非天殘地缺、面目全非,當馬雲也現身大銀幕,打遍天下,今天對男主角的相貌要求,可以很寬容。見過大場面的人們,當然會認為這也簡直是小兒科。這類熱淚電影,特別是取材第三世界,探討的是有沒有「文明」,而「奇蹟男孩」暗暗掟出來的問題,是文明的「真」與「假」。在「真」的文明中,其實大家對大家的人生也並無義務及責任,制度及法律會處理;在假的文明中,就一天到晚,在網絡鼓譟不停,甚麼事也集體判定對錯,現代科技,土人智慧。

我們誰不是那男孩?我們不是要學會接納不同的人,而是學會讓別人接納我。電影在最溫暖的氣氛中,埋下了一條辛辣難題。

在走入校園前,奧雲韋遜說:”We’re going to have a little man to man.”

在電影中,起點與終點,就是那學校門前的短短幾步,要討論一個英雄,不是起點或終點,而是爬過多少障礙及走了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