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蠶豆、奶製品,因食物過敏而引發的霸凌行為

A+A-

並非人人生而平等,儘管同樣四肢健全,但食物過敏者在某些情況下,生命尤其脆弱,這一點卻並非人人明白,予以體恤。不少意外的出現,都是因為涉事者並不理解食物過敏的嚴重性。不知者不罪,然而,日常生活中的不知者,不但是食物過敏者的頭號殺手,亦往往扮演著施暴者的角色。

食物過敏者從外表看來與常人一致,無論體型、食量以至進食習慣,基本上都不會被身邊的人視為異類。然而,這正是食物過敏者極容易在朋輩間受到施暴和霸凌的原因,他們只會針對個別食物而顯得絕對避忌和敏感,在非過敏者的認知中,則猶如在佯裝平常的外表下藏著隱疾絕症。常人最容易產生的誤解,就是以為食物過敏的病例實屬罕見。實際上剛好相反,從一列地鐵車廂到一座升降機的斗室,幾乎都不會沒有食物過敏者。根據 2014 年的調查顯示,在美國,約 5% 的成年人和 8% 的小童屬於食物過敏者。譬如最容易致死的花生過敏,屬於速發性過敏,有可能即時導致患者窒息身亡,在美國的過敏者比例大約每 50 100 人就有一個。覆蓋範圍最廣的奶製品過敏,則以 3 歲以下的小童比例最高,達到 2 3%,當中只有 8 成患者的過敏反應會在 16 歲之前消失。

然而,自己或家人剛好都沒有食物過敏的人,幾乎不會在意這些比例,而且總是過度將問題看輕,認為他們從來不碰觸不能進食的東西就可以,例如只要奶製品過敏者和蠶豆過敏一直不喝奶不吃蠶豆就會安全,其實奶類加工食品種類繁多,蠶豆過敏者亦不只不能進食蠶豆,而且,絕大多數食物過敏者都不是出於自身的無知或好奇而觸發意外。

意外的源頭不是過敏的食物,而是人類。非過敏者的輕視心態,才是真正令過敏者飽受欺凌和致死威脅的最大原因。

「比得兔」劇照。

食物過敏者遭社會排斥的議題最近再度引起關注,原因是最近在美國上畫的 3D 動畫電影「比得兔(Peter Rabbit)」於故事中毫無警覺地鬧出一個輕重不分的玩笑:比得兔向一個食物過敏者投擲黑莓,結果拋中對方嘴裡,令對方產生過敏休克。製片商 Sony picture 為此正式道歉,不過,有食物過敏者的家長認為,這正正反映了現實中一直存在的問題,非過敏者總是將別人的致命弱點不當一回事地拿來開玩笑。

特意邀請對方進食花生和蠶豆,挑釁對方或因對方拒絕進食而出言杯葛和諷刺,在非過敏者眼中無傷大雅,亦甚少意識到是嚴重的暴力欺凌。無病無痛的人,疏於理解這是性命攸關的危險情況,而當中最可怕的就是為了捉弄對方,而在偷偷讓過敏者接觸致死食物。

在美國,一個奶製品過敏的少年在打完籃球後,被朋友強逼進食墨西哥芝士脆片,甚至還塞到他的嘴邊。另外,一個花生過敏的學生,被同學故意捉弄,在三文治中偷偷混入了花生醬。還有人故意沾滿一手菠蘿汁,再跟一個有菠蘿敏感的同學「Give Me Five」。

無心的惡作劇,正是食物過敏者的惡夢。類似的嘲諷和杯葛行為,在天真無邪的小孩子世界尤其嚴重,亦時常因為小孩子對病情的認知匱乏,演變成更嚴重的學童霸凌事件。當中大部分都涉及故意以過敏食物來襲擊對方,例如倒牛奶、掟花生、以蛋糕或者花生醬來抹面。「小孩子可能只是貪玩,但對一個食物過敏的孩子來說,這等同遭人拿著致命武器謀殺。」「紐約時報」引述一位過敏者母親的感受。異常幸運地,上述三個學生都沒有生命危險。不過,在去年 8 月,美國密芝根大學就有學生因為被人用花生醬抹面,導致面部嚴重腫爛,需要送院救治。其父母苦訴,只是抹面實在是不幸中之大幸,如果入了口,他們的孩子可能已經死掉。

將過敏者置於死地的人,並沒有察覺自己的行為等同殺人犯。儘管他們並不會嘲笑一個不敢喝毒藥的人,卻可能自恃風趣,以班上某個同學不敢吃芝士蛋糕和曲奇餅為笑柄。對奶類過敏者來說,芝士蛋糕和毒藥並無分別。同樣地,當看見過敏者對花生(吸入極小劑量的花生粉末都足以引起窒息)和白花油(蠶豆過敏患者會因此而感到頭暈不適)等常見之物退避三舍,他們或會露出詫異表情,覺得過敏者反應太大,卻不曾想像過這是在他們面前打開一瓶毒藥的正常反應。

相關研究認為,因食物過敏而發生的欺凌事件,大部分都來自朋輩和同學,但另一問題是被欺凌者素來不願意主動向父母反映,因他們在群體中處於弱勢和小眾,對父母或老師尋求協助,會被認為是懦弱和小題大做。而事實上,過敏者受朋輩欺凌比例相當驚人。在美國,食物過敏的小孩當中就有 3 分之 1 表示曾受過欺凌。此外,亦有研究指出,超過一半的食物過敏孩子,都曾因為不能接觸和進食某些過敏食物而被針對,輕則掟食物,重則被故意加料整蠱。

最近幾個關注食物過敏者的組織,發起名為 No Appetite for Bullying 反霸凌運動,鼓勵社會多作討論,讓非過敏者明白霸凌行為不但殘忍,而且致命。即使最終沒有導致性命危險,都會構成心理創傷。有食物過敏者會因為童年受到霸凌而不敢再跟朋友來往,也不願意跟別人同桌吃飯,甚至會產生焦慮、抑鬱、逃學、社交障礙等問題,嚴重的話更可能出現厭世和自殺傾向。

這一切都只是源於一粒花生或者蠶豆。

就如 Jaffe Food Allergy Institute 的總監 Dr. Scott H. Sicherer 所形容:「絕大部分施暴者,都是口不擇言『衰多口』,抱著一種『哈哈,你吃不到』以取笑對方的心態。」然而,悲劇往往由此而以來。無心之失,永遠會犯下最不可原諒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