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景氣的出版業,靠 「自救書」自救?

A+A-
圖片來源:Diamond 出版社

互聯網及電子產品的冒起,讓世人逐漸遠離紙本。各地出版業受到重創,連「閱讀大國」日本也無法倖免,從業員需要遠赴鄰國借鑒,以求逆境生存之道。唯一令人的欣慰是,所謂 Self-help 類型的心靈勵志書,賣了十幾廿年,至今仍有市場,近年更有逆流而上之勢,多部作品佔據暢銷榜高位。現象既是出版社的福音,卻也是日本人的悲歌。

根據出版科學研究所的定義,「自我啟發」類型的書籍是一些「對個人的生存方式或方向提供明確引導的指南書」。而該研究所的調查發現,以單行本書籍計算,在全年銷量最高的 30 本書當中,1990 年代時「自我啟發」類型佔 1 至 4 本,從 90 年代後期開始顯著增加,到了 2016 年多達 10 本,在 2017 年也有 8 本。

在 2016、17 這兩年,長賣長有的「被討厭的勇氣」(嫌われる勇気)和「變得幸福的勇氣」(幸せになる勇気)都打入銷量榜,並佔據較高位置,前者更被改編成日劇。去年,「漫畫 你們是怎樣生存」(漫画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及「「100 歲的精神科醫生所發現 心靈的調味份量」(100歳の精神科医が見つけた こころの匙加減)等同類書籍亦相繼出版,受到讀者支持。

分析認為,自我啟發類與商業類的書籍分野變得模糊,是日本出版界近年的一大特徵。出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久保雅暖指出:「在公司內溝通不足、自覺活得很苦的人,往往會求助於這些人生指南書。」至於以漫畫或仿參考書形式解說的自我啟發受到注目,則是出版社為博取年輕讀者歡心的策略。

以重新思考人生和工作方式為主題的書籍,現時在日本大受歡迎。圖片來源:七五書店

土井英司既是書評家,亦是書評網站 Business Book Marathon(ビジネスブックマラソン)的營運者。他相信互聯網對書籍銷情有一定影響。以往讀者需要看專門書籍,方能得到商業相關的知識和數據,但現在網上能夠查到的內容,已無法吸引客人購買。相反,自我啟發類卻人氣不減,市場佔有率因而提高。不過土井認為,在云云眾多自我啟發類書籍當中,能夠突圍而出成為暢銷書的作品,還有一個特點。

「重要的是,利用『特定』情景和語氣,讓讀者感到內容與自己有切身關係。(Diamond 出版社的)『被討厭的勇氣』就是掌握時代氛圍而取得成功。」土井解釋:「覺得自由受到威脅、即使被人討厭也想得到自由,這樣想的人該有很多吧?2011 年 3 . 11 震災以後,社會高呼『牽絆』的重要性,也有社交平台這些人際網絡冒起。但從結果而言,自覺被人圍觀、為之窒息的人變多了。『被討厭的勇氣』正是貼合這樣的時代吧。」

Diamond 出版社宣傳推廣部長松井未來亦體會到網絡的力量。他表示:「融合『商業』與『自我啟發』的要素、反思人生和幸福的書籍,現時得到廣泛閱讀。因為網上充斥免費的資訊,所以多了讀者對花錢買的內容有所要求。」

土井相信,近期的自我啟發類書籍中,「長壽化」會是關鍵字眼。隨著人口老化,傳授二次人生計劃、持續工作秘訣、維持身心健康方法的書,正在人氣爆發中。雖然有關「工作方式改革」的討論,在坊間相當熱烈,但那些想到「如果這樣我該怎辦」而有所不安的人,或許會向自我啟發書籍尋求答案。在沒有最亂只有更亂的年代,這些人生指南書相信能再熱賣十年八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