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黑心食品在非洲的合謀

A+A-
尼日利亞包奇州市場。 圖片來源:路透社

說起黑心食品,大多數人會想起中國,甚至連日本也面臨從中國進口劣質食物的困境。然而,黑心食品並非中國專利,這也是困擾非洲許多大城市的「發展中國家難題」。

尼日利亞 AACE 食品加工和分銷有限公司董事 Ndidi Nwuneli 日前在網媒 Quartz 撰文指出,黑心食品正成為非洲城市生活中的一種流行病。據坦桑尼亞工業聯合會早前的研究估計 ,進口到坦桑尼亞的所有商品中有超過 50% 是假製品,包括食物、藥品和建築材料。Nwuneli 估計,不同國家之的食品造假比率,據不同食品類別,可能在 10% 到 50% 之間。

Nwuneli 在尼日利亞從事食品加工業,親眼目睹食品造假問題有多嚴重,超市或露天市場攤位如何售賣假冒產品。在尼日利亞,可以找到沒有動物蛋白的奶粉。在肯亞,有些「植物食油」是由再生油製成,根本不適合人類食用。在加納,有些棕櫚油遭摻進可致癌的「蘇丹四號」(蘇丹紅的一種)色素。在烏干達,一種稱為「福爾馬林」的防腐劑則被用來加長肉類和魚類存放期,擺放幾天後看起來還是新鮮的。在非洲各地,有僅僅是稻穀糠再包裝成高級大米;玉米粉以蘇丹四號染色,搖身一變便成了「辣椒粉」。

鑑於非洲大部分假冒產品都是滿足日常飲食需求的主要食品,Nwuneli 推斷這可能是造成非洲大陸營養不良和癌症水平上升的原因之一。當父母每天僅靠幾美元生活,以為自己花了血汗錢為小孩買牛奶時,這些牛奶卻沒有動物蛋白質,對兒童發育可能有毀滅性影響。

黑心食物之所以能大行道,其一原因是食品系統日益複雜、供應鏈長、成分檢測和標準不同等因素,難以追溯食品產地起源。其次,本地製造商面臨來自廉價進口品的競爭,進口到非洲的食品品質也往往較低,因此本地製造商可能在其產品中使用劣質甚至非法的成分來降低生產成本。第三,監管標準薄弱與追蹤制度不善使造假者猖獗。

2016 年 12 月,尼日利亞海關宣稱查獲重約 2.5 噸疑似塑膠大米。BBC 在該國首都拉各斯的記者稱,這些大米仿真度極高,拿在手裡沒感到異樣,和真米差不多,但有一股化學氣味。經西方傳媒報道後,華文媒體也如獲至寶,大肆報道。但經衛生部化驗後,除了袋裡有小量塑膠殘粒,大米本身證實無塑膠成分。於 2017 年中,非洲多國的社交媒體上又再傳出「塑膠米」風暴,相繼有人拍片聲稱買到塑膠米,例如他們發現那些米放在火爐上能夠燃燒,或飯糰掉在地下有彈力,均是塑膠米的證據。雖然這些「證據」通通站不住腳,卻造成一陣子的恐慌。

法媒「france 24」分析,塑膠米惡作劇之所以能大肆瘋傳,主要建基於對外來進口大米的不信任,自 2010 年起便已有傳中國生產商以低級大米充當高級大米,「假米」的概念從此誕生。2011 年當地媒體關注一則出自越南網站 Very Vietnam 的報告,其稱中國當局曾沒收一批「由薯仔、番薯和人造合成樹脂製成的膠米」,該消息從未經證實,但自 2011 至 2016 年間仍不時在網絡上出現。

事件中可見,非洲多國人民並非不關注食品安全。惟發展中國家的監管制度仍「在發展中」,監管不嚴,食品造假既能降低生產成本,又無甚作案成本,黑心食品自然能大行其道。不法商人喪盡天良,令市民成為驚弓之鳥,要杜絕禍根,則為國家政府之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