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er Ho:數碼轉型 —— 人比錢更重要

A+A-
政府擬向科技園公司撥款 100 億元。 圖片來源:Hong Kong Science Park/Facebook

財政司司長於 2 月底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計劃投放 500 億發展創新科技,撇除預留給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地產項目的 200 億預算,剩下的 300 億將用作發展醫療科技、人工智能、機械人科技,亦包括注資創新及科技基金、放寬科技券計劃的申請資格等措施。畢馬威和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隨即發表調查報告,以自動化創新科技為例,指出近八成港企對該技術缺乏認知,或無計劃引入,報告擔心港企對採用新科技的消極態度,會令它們失去競爭優勢。

事實上,無論大小企業面對數碼轉型浪潮,都分別遇上不同的問題。大企業雖然有財力採用最新的技術,但要把原有系統升級、數碼化,以至整合不同業務的系統,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而改革的起點是企業管理層了解數碼轉型的重要性;小企業部門較少,使用的系統往往比較簡單,但公司預算相對有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留 500 億元予創科發展。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網

數碼轉型之難在於不容易尋找轉型的瓶頸,因為問題的癥結可能是容易忽略的小節。近年,很多零售品牌尋找改善客戶在店舖體驗的零售科技,有的安裝互動裝置播放介紹產品的影片,有的購入平板電腦並接入庫存系統,節省店員回貨倉檢查庫存的時間。然而,當不少品牌躊躇滿志打算引入相關技術之際,卻驀然發現門市沒有申請寬頻上網,或者網速極慢。類似的大小問題層出不窮,而且往往極為瑣碎,高層人士難以想像,前線員工花費額外時間學習新技術,卻沒有因新科技而提高營業額。

雖然財政預算案在創科範疇的預算有近半留作地產發展項目,但它提到資助合資格機構聘用創科博士後專才的「博士專才庫」企劃、放寬科技券計劃的申請資格,鼓勵中小企使用科技方案、資助本地企業人員接受高科技培訓,這幾項措施確實是目前香港企業所需要的政策扶助。不過,找到合適的政策方向不代表執行上會達到政策目標,例如創科博士後專才會否空有技術背景而欠缺企業經驗,未能協調企業部門制訂和適時執行轉型路線圖?資助企業人員接受培訓,企業人員是否有時間參加或重視培訓機會?希望新一屆政府在創科執行力會有所改善,達到林鄭訂立的本地研發開支目標的同時,本土創科發展亦有確切的進步。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任職跨國科技公司,網站 Outside 成員。

http://www.outsid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