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年後,最大哺乳動物可能是牛?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漫畫家手塚治虫作品「怪醫黑傑克」(又譯「怪醫秦博士」)其中一話,講述怪醫治療一種奇怪的生物萎縮症。有關病症雖純屬想像,但最近一份刊登於「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自古時人類走出非洲,大型哺乳動物便成為人們的肉食來源,又因瘋狂的捕獵而滅絕。遠古大型動物就以絕種的形式,導致整體動物的另類「萎縮」。負責是次研究的新墨西哥大學古生物學家 Felisa Smith 預計,現時列為瀕危或受威脅的動物,最終或會在人類威脅下,步上遠古生物的後塵,致使幾百年後,陸地最大的哺乳類動物或不再是象,而是一頭牛。

研究認為,人類捕獵是遠古大型哺乳動物消失的主要原因。 圖片來源:路透社

往前追溯時間,愈是碩大的動物,似乎愈早消失於世上。體型龐大是否不利生存?答案原來並不取決於大自然,而在人類身上。Smith 及研究團隊表示:「我們查看了 6,500 萬年以來的化石紀錄,發現在大多數演化歷史下,這並非事實。體型巨大並不會使動物更易滅絕。」直至世上出現全新的捕食者 —— 直立人,其他動物長得巨大,幾乎成為一種「原罪」,成為狩獵目標。「約在 180 萬年前,長期依賴植物為食物來源的原始人,變得非常重視及依賴肉類。」

掌握狩獵工具與技巧的人從非洲出發,足跡遍及世界,同時為當時的大型哺乳動物帶來血災。然而,如何解釋人為何偏向「取難不取易」,獵殺具威脅的大型動物,而非攻擊力近乎零的小生物?Smith 給出的原因是:「你若獵得一隻兔子,只能滿足一個小家庭一天的口糧需要。但捕殺一頭長毛象的話,整個村莊都能飽餐。」換言之,大型動物能為人提供更多的肉食,而人為了滿足群體需求,自然願意冒一定危險,狩獵價值更高的獵物。

對於大型動物消失的原因,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森林生態系統與社會系教授 William Ripple 提供額外見解。他認為大型物種更易受到數量崩潰的威脅:「從牠們的生態特徵來看,如繁殖率及成長速度,均比小型動物要低和慢,牠們不能短時間內大量繁殖。」生物體型愈大,每胎的孕育時間普遍愈長,並傾向每次只生產單胎。如大象懷孕期約為一年半,平均只有百分之一至二機率誕下雙胞胎。可以想像,即使人類每日分別捕殺同等數量的大象與老鼠,大象因其緩慢的生育及成長期,必會面臨絕種威脅,但多產的老鼠則不然。上述狀況今天如是,對更龐大的遠古物種來說亦如是。

同時,Smith 發現現時歐亞大陸上的哺乳動物,平均體重只有 100,000 年前的一半;在澳洲,更只及 125,000 年前的 10 分之 1。至於北美洲,各大型物種雖大多能活至更新世(Pleistocene)末期,終究亦滅於人類手上,而平均體重則從 216 磅,降至約 17 磅。從數字可見,很多我們今天已看不見的動物,在整體哺乳動物佔有不可小覷的「分量」。只是,基於牠們皆已滅絕,人對大型動物的「追殺」卻未停止,在最大的動物消失後,便將矛頭轉向相對較小的動物。依循這種趨勢,鯨魚、大象、熊等現存的大型哺乳動物亦會絕種。

熱帶草原上的大象有推倒棲息地附近樹木的習慣,這種「生態工程」是其他動物難以取代。

科學家們認為,大型哺乳動物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柱,視之為生態工程師(ecosystem engineers)。如熱帶草原上的大象,在尋找綠茵時,有推倒周邊樹木的習慣,以保持環境寬廣,長毛象亦可能就其生活環境,具有類似的習性。然而,一旦有關大型物種消失,大自然便得不到這些「疏理」,長遠甚至影響植被、水資源等分佈。而且,其他大型動物,未必能提供同樣的「服務」,Smith 舉例:「牛與大象的生態行為不同,不可能替代大象的存在。」

儘管狩獵行為始於遠古,但 Smith 認為,正因為現代人能意識問題的發生,以及可預計將來的情況,所以便多一份責任。「我們要作出抉擇 —— 繼續為了衣食殺死動物,抑或打破這種傳統,尋找與僅存的大型動物共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