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何時出現「家庭」?

A+A-
日本平民到明治時期始有姓氏。 圖片來源:Okinawa Soba/Flickr

日本的「家庭」是甚麼時候被發明的呢?自古以來?因為有武家更有大名,歷史書中戰國時代總是哪一家在打哪一家。但大家都忽略了一個事實:日本平民直到明治初年才獲批准擁有姓氏。「家庭」對於一般日本人來說,是明治開國才被發明的概念,屈指算起來才百多年的歷史。

日本政府於明治 3 年(1870年)、剛剛維新不久的時間,宣佈了「平民苗字許可令」,批准一般平民百姓擁有姓氏,說「批准」是因為以往除了武家與貴族外的平民都不容許冠姓。另一個角度說,所謂「姓氏」,於過去是上位者賜予下位者的東西,死不足惜的一般人沒此等福分。然而當時平民普遍不關心,對姓氏亦沒有太大需要。明治 8 年,日本政府為推行戶籍法,頒佈「平民苗字必稱義務令」,強制所有人冠姓,以便登記戶籍。

日本的戶籍是以「世帶」(せたい)為單位,換句話說就是「家庭」。姓氏是基於推行國籍及戶籍時所需的記號,而這個記號以婚姻及生育為基礎,姓氏所意味著的就是穩定的夫妻與子女關係。要理解這一點,不妨從另外的角度入手。現代日本的家庭觀念出現的時間,還有另一個相對的概念同時被發明,就是「貧民窟」。

沒有「家庭」,就沒有「貧民窟」,因為當時社會所賦予的印象中,「貧民窟」就是「家庭」不存在的地方。明治 20 至 30 年代左右,出現大量有關「家庭」的出版刊物,例如報章連載的「家庭小說」。與此同時被大量出版的,還有貧民窟的報道與書籍,例如櫻田文吾的「貧天地饑寒窟探檢記」(1893)、橫山源之助的「日本之下層社會」(1899)。如果翻看這些「貧民窟」的記載與報道,可以看見執筆者經常強調「貧民窟」中的居民家不成家,例如夫妻關係隨意,子女不知何所出等等。他們用獵奇的眼光觀看社會中的貧民,對方是異於文明世界的他者。

文化人類學者小田亮認為,明治社會透過將「貧民」定性為「家庭不完全者」的都市病理現象,使「家庭」轉化成清潔、衛生、進步的象徵。新創造的「家庭」概念從混沌的「貧民」中切割,建構出「衛生家庭 = 進步國民」的印象,這事實上也是明治政府的文明開化方針。

社會學者祐成保志在「住宅的歷史社會學」中提及明治初期的市街重建,當時社會以他者的眼光看待貧民窟中的居民,認為「惡劣環境中的居住者必然擁有惡劣的人格」,換而言之就是「良好環境中的居住者必然擁有良好的人格」。都市可以透過摧毀原有的建築、重建成井然有序的街道以達成「良好環境」,但人的生活可以嗎?當然可以,這就是現代「家庭」的發明。

穩定的異性夫妻婚姻、長幼有序的父母子女關係,這些「家庭」的印象是明治初年才開始確立,「夫婦同姓」甚至在 1898 年民法頒佈後才開始實施。文明「家庭」的建構,目的也是文明「國民」身份的建構,從居住環境到社會關係,明治政府可謂表演了甚麼是「砍掉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