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Wild West London

A+A-
有露宿者把個人物品放置在倫敦 Mayfair 區的大宅門外。 圖片來源:路透社

好友剛從英國回港,驚覺梅費爾(Mayfair)街頭也有流浪漢。

Mayfair,大富翁棋盤上最貴的那條街,那片白色外牆的 Georgian 老房子,希金斯教授於此出沒,還有霧都孤兒大團圓的地方?

當然,這裡依然是全球富豪買樓的首選之地,但是由於超級富豪的超級流動性,梅費爾的宅子無非是他們的 Vacation home,其住宅區的內涵已經虛空了大半,流浪漢算甚麼?等 6、70 年代的 Squatter 大批重出江湖再看好戲吧。

當然,流浪漢潛入高尚住宅區,顯然已敲響治安的警鐘。

近年倫敦犯罪愈趨猖獗,除了恐怖主義襲擊之外,連快閃黨(Moped gang)也升呢變種,到公然砸爛車窗行劫。最近澳洲記者 Laurel Irving 和攝影師遇上快閃黨爆竊車裡的攝影機,匪徒聲稱持槍,攝影師錄下整個過程,都沒有對匪徒造成一絲一毫的震懾。記者控訴:如果身在周圍都是閉路電視的鬧市,都無法感到安全,到底還有哪裡安全?

十年前倫敦已有 “Londonistan” 之稱,如今又多了一個外號叫 “Wild West London”,為甚麼會發生這種變化,這兩者有沒有邏輯關係?為免招惹「文化多元」的蓋世太保,這種事還是少說為妙,只不過,如今想在蓓爾美爾大街(Pall Mall Street)上撞上一個衣冠楚楚的紳士,機率比在泰晤士河釣上一條能吃的魚還要低。千禧時代倫敦一度坐上「全球化」的頭班車,如今似乎開始嘗到惡果:貧富懸殊,治安敗壞,社會向下流動,移民鵲巢鳩佔,主體文化喪失身份和自信,其實是一條連鎖反應。

除了倫敦,英格蘭西北部罪案率年內上升超過 50%,也獲封 “Wild West UK ”,爆竊、行劫、持刀傷人、潑酸液,屢見不鮮,而內政部統計九成罪案都無法破獲,言下之意警方無能為力,退休警察還在社交網絡上教市民如何自保。

最近較為撼動人心的兩宗罪案,受害者都是長者:先是達比市一位年滿百歲的老太太,在去教堂做禮拜的路上被劫匪撲頭倒地,最終不治;伯明翰一位 86 歲的老太太被入屋行劫的匪徒暴打重傷,她之所以打開家門,是因為聽到對方敲門大喊:「老奶奶幫幫我!」

這兩位老太太,一個去做禮拜,一個好心開門,顯然還停留在過去,那個在書本電影裡教人似曾相識的英國;但匪徒代表的是如今已經變了種的英國。輿論都哀歎她們「熬過了納粹,卻躲不過小毛賊」—— 同樣的論調中國也有:「許多人熬過了日軍,躲不過文革」,兩者怎麼會有驚人的相似之處?You tell me.

看到今天英國的模樣,忍不住幻想明治維新時代的日本人對中國的感受:貨不對版,上當受騙,初則嫌惡,繼而心冷?這個國家到底還有幾斤幾兩的 Merit,也配繼承過去那份遺產?

但是求仁得仁而已,許多英國人也覺得傳統文化是道德包袱,過去最注重的教養、禮儀、規矩、秩序,都是束縛人性的罪惡枷鎖,是落後、腐朽、反動的帝國主義餘孽,應該全盤打破,和這一切相反對立的,譬如無禮、粗野、暴力、混亂,也變得正義和有型,正如歷史上每一個時期,每當舊道德、舊秩序瓦解,就會以無道德為道德,無秩序為秩序。多元文化?說得真好聽,無非是禮崩樂壞罷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