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皓昕:Black Mirror Bandersnatch —— 上帝也是坐在電腦前按滑鼠

A+A-
觀眾可在 Black Mirror: Bandersnatch 選擇劇情發展,出現不同的結局;圖為劇照。

Netflix 這陣子搶盡風頭,朋友間的話題除了「Bird Box Challenge」,也只會是 Black Mirror(「黑鏡」)最新一集,可以由觀眾互動選擇的劇情發展:「你最後玩到了麼結局?」

朋友 A 說玩到了主角殺死老爸,把屍體肢解了;朋友 B 說玩到了主角和心理醫生武術格鬥,最終被綁上了救護車;朋友 C 說他把 7 個結局都重複玩過了,每一個結局都是截然不同的故事類型和世界,超展開得有點離譜;朋友 D 說他還在測試網上說的隱藏結果,只有把主角的早餐牛奶麥片和卡式帶正確選上,才有機會出現的彩蛋。

沒有比這件事情更具宗教意味,霎時間,我們都變成了上帝,坐在電腦前按滑鼠,恣意地操控著故事世界裡主角的每一個選擇 —— 主角並沒有自由意志,他無法控制自己向左還是向右,要揮拳毆打還是要把熱茶倒在電腦上洩憤。我們因為他的舉手投足而娛樂,因為他有更悲慘的結局而歡笑,充分地體現到那句猶太諺語:「人一思考,上帝就笑了。」

這種互動的故事決擇不是新概念,猶記得小時候讀過由新雅文化出版的「抉擇叢書」,讀者會第一人稱地代入成一位偵探或是特務,在一連串的冒險過程中經歷不同岔口,書本會提示你「如果要殺死惡魔,就翻到第 48 頁」、或「如果要轉身逃出古堡,就回到第 19 頁」。當年這系列的「抉擇叢書」在市政局的兒童圖書館挺受歡迎,小朋友如我要等待好久,才能有機會摸上一本也許是殘缺了幾頁的「古埃及王的陵墓」或是「黑手黨合同」—— 十幾年後的我們在 Netflix 玩著一模一樣的遊戲,我們對娛樂的要求終究是進步了、退步了、抑或從來沒有改變?

網傳把主角的早餐牛奶片等情節正確選上,有機會出現彩蛋;圖為Black Mirror: Bandersnatch 劇照。

當然,作為一個知名又毒舌的無神論者,「黑鏡」的主創人 Charlie Brooker 在 Bandersnatch 裡的提問來得深刻,屬性上更接近了所謂的「後設小說(Metafiction)」。任由觀眾(a.k.a. 上帝 a.k.a. 我們)去抉擇是噱頭,也是一種講故事的工具,恰恰跟故事裡的主角疑問到底誰操縱著他,展開了一場打破了「第四面牆」的人神對話。我們的真實,突顯出故事世界的虛幻。上帝顯示自己存在的神跡,不再是天空上的雲柱,或是電線杆上的白鴿,而是一部舊式電腦中的訊息。主角發現自己只是一個存活在未來世界的虛擬程式裡的一枚棋子。

這裡談到的其實就是「模擬理論(Simulation Theory)」。

所謂「模擬理論」是由瑞典哲學家 Nick Bostrom 在 2000 年初提出,它主張我們眼見的這個世界,非常可能只是一種模擬出來的「虛擬現實」。就像電影 Matrix 中的主角,我們由始至終都是被某個龐大的智能力量所蒙騙,我們沒有真正的生活過,只是在一個電腦程式裡虛度一生。

Black Mirror: Bandersnatch 劇照。

Tesla 創辦人馬斯克是一位知名的「模擬理論」信徒,有說他和弟弟每次聊起「模擬理論」,都會樂此不疲地一直討論下去,兩兄弟於是約定永遠不能再在泡按摩池時聊起「模擬理論」,不然二人都會沒完沒了地泡到脫皮。

東方智慧裡早有類似的想法,例如千年前的「莊周夢碟」,或佛教「華嚴經」中都有著類似陳述,目空一切,頓然發覺世界的虛幻,如夢幻泡影。直到近年,隨著人類科技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想想我們的電子遊戲在短短 30 年間從起格的「食鬼」進化到 VR 的極真畫面,天曉得再給它 100 年的光景,電子世界的畫面會否已經真實到,再也分不出甚麼是真實和虛擬),嚴肅的科學界也開始重視起「模擬理論」,認為它恰恰能夠解釋他們觀察到的宇宙底層的一些物理法則,例如量子力學中,粒子的位置與動量的測不準特性。

假若「模擬理論」屬實,故然解答了許多人類自古以來一直在問的問題,例如: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死後有沒有別的世界?我們眼見的宇宙,是否唯一的宇宙?同時,卻也提出了更多的問題 —— 當我們仰望天空,期望天地以外的主宰作出某種啟示時,我們是否也會像「黑鏡」的男主角一樣,發現那位神聖而不可侵犯的「衪」,終歸也只是一名坐在電腦前瘋狂按 F5 的毒男?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江皓昕,編劇,白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