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面斥醜行的創作勇氣

A+A-
圖片來源:運輸署 Transport Department, HKSARG/YouTube

在奧斯卡頒獎季,但香港人熱議的短片卻是葉德嫻主演的「搭車顧自己,都要顧人哋」廣告。

這則廣告不避忌諱,公然嘲諷公眾場合的各種醜態:好像甚麼衝門神、開餐怪、柱男柱女、大開喇叭直播鬼等,據統計有十二種之多。但民意反應都說遠遠不夠:其他如公然剪指甲、大聲講電話,咳嗽不掩口的醜態未曾盡錄,簡直數之不盡。

廣告爆紅,當然不是因為創意,也沒有發人深省的要旨,而是今時今日,decency 這個久違的概念,有幸找到葉德嫻當代言人,向所有罔顧公德的衰人說不,公然用冷言冷語,發揮香港特色的「Mean 爆」的 dry humour,斥責他們「不知醜」。

本來這一切,都是基本常識,基本教養,基本公德,做人的最基本,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連這些行為都自我約束不了的話,基本上就是一個還沒有合格,不應該放出社會的人。

無公德的醜行,說起來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區區三分鐘的短片激起成千上萬的人回應,可見人心所向,這其實是大事。

在現實中,維護公德極其艱難:第一但凡遇上這種情形,絕少有人敢於出面指正,因為怕事;為甚麼怕事,因為周圍講理的人少,正義總是勢單行孤。再者破窗理論,只要壞規矩的人一多:這個翹腳、那個撩鼻;東一塊紙巾、西一條牙籤,數不過來,也管不過來,土崩瓦解就是這樣開始的。

最壞的因素,是香港人也不知從幾時起鸚鵡學舌般,引入「文化多元」而學壞了腦子,凡是醜態、惡行、無公德無修養的差行為,亂丟垃圾,橫衝直撞、聒噪喧嘩、旁若無人,打罵司機,孩童隨地便溺、洗手間的戰場化等等,不但不予直斥其非,反而用「不同文化」予以包容 —— 既然優劣不必區分,必然是汰優存劣,端莊得體的人就會變成受氣的一方,甚至受害的一方。

圖片來源:運輸署 Transport Department, HKSARG/YouTube

因此,除了像日本那樣強大的社會公約,但凡看不慣有違公德,有違常理的事情,已經愈來愈難開口:近的不說,遠到歐洲英美,誰敢公開表示自己內心對「不知醜」的鄙視和厭惡?不但怕惹事,還怕蓋上種族歧視的罪名 —— 可是,惹人厭惡的是行為,從來不是種族。如果某個種族的人特別多這種惹人厭惡的行為,這能怪誰?為甚麼要責怪別人歧視?

最近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居然公開對非洲裔和拉丁裔的青少年:「Hip-hop 音樂給我的印象是,老子比你有錢,我行我素,得罪你算甚麼,我就是喜歡看你無可奈何…… 如果一個人真的對自己的經濟狀況很有自信,那就不需要在脖子上掛一根 8 磅重的大金鏈子……」—— 幸虧這些話是出自奧巴馬之口,幸虧他已經卸任,換其他人老早就打成 racist 反革命了。

香港運輸署這條宣傳短片,想必其他許多地方都有同樣的需要,但目前來看,除了香港還能無所顧忌,別的地方已經首先卡士的一關過不了:誰來演打罵司機的惡嘢?幾乎被肥婆撞倒?只顧化妝,全身裝甲的那個到底是男是女,還是變性人?都等著被告甩褲吧。因此要向這條短片中其他演員致敬,他們都甘願犧牲小我形象,並無人質問導演,這樣刻劃某些人的形象,會不會是一種不公平的 stereotype?

這樣看下來,香港居然還有這一點點自由,還有優雅的葉德嫻,還不怕開罪這班醜怪,突然有點感動。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