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大腦建立小精靈專區

A+A-
圖片來源:May Tse/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中,不論去到哪裡,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 海明威「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

巴黎是否永留作家海明威心中,旁人也許不得而知。但據最近發表於學術期刊「自然」的神經科學研究揭示,童年時若著迷寵物小精靈遊戲,比卡超、噴火龍、奇異種子等一眾小精靈的模樣,便可能深植於大腦的視覺皮層(Visual cortex)中,一直伴隨成長。

史丹福大學神經科學家 Jesse Gomez 的研究絕非兒戲。通過遊戲,有助解開人類視覺系統謎團。他稱:「例如,何以大腦有些區域只會對文字或臉孔有反應,而非其他東西?為何這些圖像都在所有人大腦的同一地方浮現?」哈佛醫學院最近對猴子的研究,解開了部分謎團。研究人員發現,若要發展專門的視覺識別領域,必須在大腦特別具可塑性、對視覺體驗敏感的年輕階段開始。

那麼人類又是否同理?自 6、7 歲起已成為「小精靈訓練員」的 Gomez,想到以遊戲進行研究。他認為,若兒童從早期開始接觸,對發展特定大腦區域至關重要,那麼自己與很多從小玩著寵物小精靈的成年人一樣,對小精靈出現所作的反應,應該比其他東西要強烈得多。此外,遊戲世界的小精靈,與人們日常生活看到的東西外表分別很大,故 Gomez 認為,腦海的小精靈會「出現」於大腦某特定位置。

掌上遊戲機屏幕細小,玩家只會集中凝視中央部分。 圖片來源:Stanford/YouTube

Gomez 及他的團隊,為 11 位測試者進行磁力共振掃描。他們均在 90 年代,5 至 8 歲的階段玩過相關遊戲,絕對是「資深訓練員」。掃描結果顯示,在大腦顳葉(temporal lobe)下方,前後延伸的枕顳溝(occipitotemporal sulcus,OTS)區域,竟是所有測試者專門記住特定小精靈的位置。

對於大腦中出現的「小精靈專區」,Gomez 解釋,主因在於人們玩掌上遊戲機時,會把畫面置於視網膜正中央而非外圍。由於第一代小精靈遊戲發佈於 1996 年的掌上遊戲機平台,遊戲機的方形屏幕細小,玩家需一直保持著固定的視覺距離,因此他們的枕顳溝能一直受到刺激。加上當中許多人日後還會玩後續系列作品,這些遊戲能讓他們一遍遍地重溫圖像。

成人枕顳溝(OTS),右方為自兒童階段起有玩小精靈遊戲經驗的人士,左方則沒有。右方人士看到小精靈圖像時,T 值色溫顯得更暖,代表枕顳溝反應更強烈。 圖片來源:Jesse Gomez/Stanford University

研究人員又引用反常偏差理論(eccentricity bias theory)作說明。該理論指大腦的反應區域,取決於圖像位於視覺中心的甚麼位置 —— 中央或外緣,以及圖像本身的大小。由於在 90 年代的小精靈玩家都使用掌上遊戲機,意味屏幕處於他們的視覺中心,圖像大小亦一致。因此理論預計,小精靈在他們大腦的優先反應區域,即屬視覺皮層中,負責處理視網膜中央凹(foveal)視力的所在。

如前所述,大腦處於對視覺體驗甚為敏感的可塑階段,在不斷接收小精靈圖像的情況下,枕顳溝持續受刺激。因此,許多從小玩著小精靈的玩家們,能輕易記得數以百計小精靈的特徵。相反,過去未曾接觸有關遊戲的人,腦內「小精靈專區」所產生的反應顯得甚少。Gomez 指:「寵物小精靈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有數百個小精靈,你必須瞭如指掌,方能玩得出色。假如腦內沒有這一區域,玩家絕不可能從中一一分辨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