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網:政府應對示威的方法

A+A-
蘇丹政府封鎖網絡,人民難以登入社交媒體。 圖片來源:路透社

香港反送中一系列示威活動,均靠即時通訊軟件 Telegram 互通消息,但這份便利並非必然。半島電視台報道,蘇丹軍方於 6 月 3 日派遣武裝部隊,突襲位於首都喀土穆(Khartoum)的示威者營地。當地網絡隨即中斷,人民陷入「黑暗」之中。「血洗營地」的新聞傳開後,政府甚至關閉電訊服務,人民與外界完全失聯。

限制網絡訊息

對傳統媒體控制相對嚴謹的國家來說,自由流動的網絡訊息存在一定威脅。因此政權以「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問題」為由,限制或斷開網絡,以控制人民和事件敘述。監控網絡安全組織(Netblocks)執行總監 Alp Toker 說:「斷網是由互聯網服務供應商(ISP)負責。由於大部分 ISP 都是國有企業,政府可以任意實施斷網。」

除了中斷網絡,政府也可以屏蔽特定內容,有如一個過濾網,無法搜尋特定關鍵字或網頁。中國的網絡就無法搜索任何有關「天安門事件」的內容。最近,當地媒體也屏蔽了所有與香港「反送中」示威活動相關的照片及文章

頻寬限制(Bandwidth throttling)則是一個相對隱晦的作法。它可以限制網速,導致網頁加載超時,無法登陸頁面。Toker 解釋:「大部分人只會怪電話訊號不好。因為我們很難想像或相信,其實這條街、這個城市,甚至這個國家的人,都上不到網。」頻寬限制和屏蔽內容可以有作出大規模的審查。

斷網的影響

失去網絡後,示威者無法集結人民,向政府表達不滿。加上現今人人依賴互聯網,斷網使國家陷入混亂,別說與外界溝通,就連國內也無法聯絡。Toker 回憶說:「有的婦女流產了,因為緊急時刻無法聯繫醫院和救護車;有的人到現在仍然無法聯絡失蹤的朋友和家人。」

另外,現時經濟活動都通過互聯網進行,斷網會阻斷一切交易或溝通,重創國家經濟。互聯網協會(Internet Society)非洲分部主任 Dawit Bekele 指:「若政府關閉國家網絡,投資者會對國家失去信心而撤資。」據 Netblocks 2016 報告估算,2015 至 2016 的斷網事件裡,全球耗損近 24 億美元(約 187 億港元)。

愈來愈流行的斷網

儘管斷網使國家受挫,政權卻不以為然,反而愈趨頻密。根據監察組織 Access Now 統計,斷網事件從 2016 年的 75 次增加至 2017 年的 108 次,而 2018 年則增加了 80 次,共 188 次。3 年裡的 371 次斷網事件中,有 310 次發生於亞洲。

2016 年,聯合國發表報告,將互聯網納入人們享有的權利之一。縱使聯合國可以提高民眾對網絡限制的認識,卻沒有辦法真正阻止斷網發生。Toker 說道,「一個國家開始這樣做之後,其他國家看見成效,且無需承擔罪名,也會跟著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