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政府發佈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綱要」,欲加快建設該區的「社會信用體系」,實施信用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這套對全民一言一行「打分數」、鼓勵勞動養家愛國愛黨的系統,其實並非一朝生成。雜誌「經濟學人」的最新一期就刊登文章,簡述了信用評分的源由與未來。
信用評分的前身
社會信用體系基於「信用評分(credit score)」。信用評分並非中國獨有,每個曾經借貸的人對此概念不會陌生。它是一套由信用機構生成的數據,為銀行或金融機構所用,評估借款人的貸款風險。工業革命之後,交易規模擴大。人們透過銀行,進行各種金錢流動的活動如投資、存款及貸款等。
不過,當時的信用系統數據並不完整,貸款人只能透過報紙裡的報道,搜刮借款人的資料,以判斷是否批准借款。收集的範圍之廣,包括拘捕通知、婚姻問題、促銷活動或政治活動等。這個方法既存在漏洞,系統性亦不足。
到了 1956 年,美國數據分析公司 FICO 創辦人 William Fair 和 Earl Isaac 研發新方法,透過數據預測借款人違約的風險。他們發現「好」的貸款對象,是有固定電話和住址、工作相對穩定的人。他們於是成立顧問公司,為銀行製造顧客的計分卡,以分數作準則,決定顧客分數是否低於可接受的水平。
信用評分的延伸——社會信用體系
中國建立的社會信用體系,也是以信用評分作為延伸,將所有公民納入系統後,通過社會表現和經濟能力,進行獎懲。雜誌 WIRED 分析,上至企業,下至個人,每個單位都有一個信用代碼,永久記錄所有評分活動。
雜誌「福布斯」亦寫道:「系統會根據你的行動評分。若你買尿布,(系統推測你是負責任的家長)會加分;相反,當你買酒精,分數就下跌。若你喜歡打電玩,你可能會因為買正版而加分,買盜版則扣分,但如果你一天玩超過 10 小時,又會被扣分。」
澳洲智庫戰略政策研究所中國政策分析師 Samantha Hoffman 形容:「它(社會信用體系)的運作,比起單純一個分數,更似一份完整的紀錄 —— 進入網站,輸入代碼,就可以瀏覽所有信用紀錄。」屆時將如商業新聞網站 Business Insider 羅列般,分數低的人會無法購買機票、網速受限、孩子不被大學錄取等。
在大部分的經濟體系,都有不同複雜程度的私人信用機構。它們的興起不只為潤滑經濟發展,還預示了 21 世紀由數據和演算法主宰。現在,創業公司融合金融和科技,建立新的數碼數據來作出信用決定。加上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或騰訊,本身已有大量用戶資料,可以在「信用評分」上助一把力。
Hoffman 指出:「為了留住市場,它們趕上政府要求,搭上名為『社會信用』的列車。」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的「芝麻信用」便擁有超過 4 億名用戶。它還可以延伸至支付寶,信用評分好的用戶有更多優惠,如更容易申請簽證、房屋按金豁免、甚至是更好的約會對象。
在社會信用體系之下,被演算法掌握人生
社會信用體系,並不完全建基於私人企業的系統,政府某程度上亦依賴這些公司的數據庫。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分析師 Mareike Ohlberg 指出:「城市和阿里巴巴、騰訊等私人公司之間的數據交換和市民評估,均沒受到保護,且演算法不夠透明,令人憂慮。」再者,活在社會評分系統的人民,任由演算法主宰。Hoffman 直言:「系統之下,並沒有真正能夠保護人民的機制。」
加拿大「環球郵報」曾經報道,中國記者劉虎因報道審查制度和政府腐敗,2017 年欲出國尋求庇護時,發現被社會信用系統評為「不合格」,以致他無法購買機票,或乘搭某些地鐵線。後來他才發現,自己被中國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除此之外,社會信用系統亦靠大量的監控系統來收集行蹤及數據。中國的人臉辨識技術尤其熟練,如商湯科技的人臉與人體分析技術,準確度超過 99%。天羅地網的監視,同時已在新疆實行。據「紐約時報」指出,區內設有多處檢查點,需掃描身份證、虹膜和手機內容。
雖然局長斷言,涉及社會信用體系的粵港澳大灣區「三年行動計劃」,不會在香港實行,但是「三年」後呢?被評分操控人生,或將會成為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