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貿易戰開打,安倍恐適得其反?

A+A-
安倍晉三在 G20 峰會上歡迎文在寅。 圖片來源:路透社

大阪 G20 峰會結束之後,日本突然對南韓發動貿易戰,就半導體化學物料實施出口管制。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安倍晉三突然杜林普上身?雜誌「外交政策」的評論文章分析,衝突恐怕與戰時賠償問題有關,但日本或會在這貿易戰得不償失,甚至影響美國的亞太區戰略部署。

日本發動貿易戰的時刻,正好是 G20 峰會結束後兩天。安倍晉三在峰會上曾經宣揚「自由開放經濟」的信念,但轉眼間就宣佈管制出口南韓的 3 項半導體製造物料,分別是含氟聚醯亞胺(Fluorine Polyimide)、光阻劑(Photoresists)及氟化氫(Hydrogen Fluoride)。

美籍韓裔律師 S. Nathan Park 在文章指出,南韓高科技產業向來依賴日本的相關化學物料供應,佔市場比例介乎 40% 至 80% 之間。在新管制措施下,日本出口商必須就每宗交易申請許可證,時間長達 90 日。日本當局甚至考慮,把南韓從安全保障友好國家的「白色名單」中除名。

雖然日方淡化新政策對南韓的影響,但日本化學物料的供應延誤,勢必威脅到南韓高科技產業的供應鏈,有可能釀成全球半導體產品短缺。南韓三星電子與 SK 海力士製造的半導體記憶體 DRAM,佔全球市場 70% 份額;其製造的 NAND 快閃記憶體則佔 40%,為智能手機和醫療電子產品的重要組件。

日本壟斷地位岌岌可危?

日本對南韓的強硬措施,背後目的何在?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 7 月 2 日宣稱,出口管制是基於「國家安全原因」。傳媒其後亦跟進報道,宣稱日本半導體製造物料可能經南韓轉運北韓,以便用於製造大殺傷力武器。不過,除了一位日本國會議員警告,部分化學物料「下落不明」以外,相關指控都未有確鑿證據。

外界輿論普遍認為,國家安全的理據並不充分,事態可能與戰時韓裔勞工賠償問題有關。南韓最高法院去年宣判,三菱重工要向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強徵的韓裔勞工及遺屬賠償,再次挑起日韓兩國的歷史恩怨。貿易戰進一步加劇南韓國民的民族情緒,文在寅在 7 月 15 日直斥,日本的措施是「對我們政府的重大挑戰」。

與此同時,日本官員亦不避嫌地表達對南韓的不滿。菅義偉指控,韓方未有在 G20 峰會前,就相關賠償問題提出滿意解決方案,嚴重損害兩國互信。在 7 月 7 日富士電視台的清談節目中,安倍指責南韓處理戰時勞工問題,未有遵守原先承諾,「自然地,我們假設他們都不會遵守出口管制的承諾。」

裝有三星半導體的電路板。 圖片來源: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然而,日本的出口管制似乎適得其反。適逢南韓半導體生產供過於求,製造商積壓大量存貨,減產反而更有利價格回升。野村證券代表 Jeong Chang-won 解釋,即使全面停產兩個月亦不會礙事。事實上,出口管制實施以來,三星電子與 SK 海力士股價顯著上升,日本化學物料供應商股價卻應聲下挫。

雖然日本據報在 3 項化學物料供應上壟斷全球,但 Nathan Park 評論警告,三星電子與 SK 海力士正嘗試改用南韓廠商生產的氟化氫,液晶面板製造商 LG Display 亦正試用本土物料,意味著南韓製造商正在重整供應鏈,有機會對日本供應商帶來難以彌補的長遠傷害。

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早前出訪日本後,指示高層就三星電子所有業務準備「應急計劃」,涉及範圍不限於半導體產品,還包括智能手機、電視和家用電器。南韓政府同樣發佈近 10 億美元緊急預算,以增加相關化學物料的產量。中國、台灣甚至俄羅斯同樣虎視眈眈,試圖填補市場空缺。

自 1965 年日韓關係正常化以來,兩國歷史問題甚少波及經濟,如今日韓雙邊關係受損,也可能動搖美國在亞太區的部署,傷及美日韓的三國同盟關係。在中國和北韓威脅地區穩定的地緣局勢下,日本對南韓開打貿易戰,難免有評論認為,是違背當前的全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