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工罷市:怎樣才成功?

A+A-
2016 年 11 月,有南韓工人發動罷工行動,要求時任總統朴槿惠下台。 圖片來源:路透社

歷史上多場大型政治運動中,街頭抗爭都要與罷工罷市互相配合,才能造成最大政治衝擊。香港史上最大型罷工,必定是 1925 年國共合作策動的省港大罷工,矛頭指向「英帝國主義」,一度癱瘓香港經濟超過一年。百年後的今日,在無大台又缺乏自主工會的條件下,該如何組織罷工罷市行動?

美國快餐業工會運動活躍成員 Erik Forman,曾經在左翼雜誌 Jacobin 分享罷工心得。他坦言美國工運處於低潮,員工對罷工卻步的主因,大多是擔心資方秋後算帳,落得失業下場,特別是缺乏自主工會的保護下,組織罷工愈見困難。

他建議大家參考 2012 年加拿大魁北克省學生組織罷課的經驗,當時學生反對 78% 的學費加幅,參與罷課的學生多達 30 萬。外界都驚訝他們是從哪兒突然冒出來,但根據第一身觀察,其實行動是激進學生組織 ASSÉ 在幕後籌備多時。

組織者最先確保有 2 萬名中堅分子參與罷課,成為行動的基本盤,繼而以此數字四出遊說,以串聯其他學生組織。因應加學費這個單一議題,與其他保守組織結成臨時聯盟,運用他們的文宣網絡,號召更多學生加入。

結果參與人數就如滾雪球般,由最初只有數萬之眾,到最終有超過 30 萬人,並成功在 6 個月後迫使政府讓步,重新商討加學費事宜。魁北克工運分子在 2015 年亦汲取經驗,在違法情況下,成功發動 3 萬名公務員參與罷工。

簡單而言,策略是類似共產黨的「統一戰線」,透過聯合不同團體,為同一政治目標奮鬥。關鍵是不斷滾大的參與人數,人數夠多便能壯大員工膽子,減少秋後算帳風險。試想想:「你會加入罷工嗎?」與「你會加入 5 萬人的罷工行列嗎?」兩條問題,觀感截然不同。

罷市文宣要迎合中產品味

非勞資糾紛而起的罷工行動,亦應當與罷市行動相輔相成,因為只要僱主加入罷市,員工便能休假參與抗爭,又或者減少參與罷工而遭僱主報復的顧慮,但我們要如何推動僱主參與罷市?關鍵因素在於文宣。

1969 年,正值美國反越戰運動高峰期,活躍社運的反戰僱主 Jerome Grossman 提出,要發動全國大罷市反對越戰,策略是每個月罷市一日,若然政府一個月內未有讓步,下個月則罷市兩日,如此類推,罷市日數不斷遞增。

在英文語境中,沒有特別的術語區分大罷工與大罷市,兩者同樣可以「General Strike」稱呼。但 Grossman 與合作夥伴有感「Strike」有濃厚的工人階級意味,自由派的中產階級未必有共鳴,於是把行動命名為「Moratorium」,此詞有「停歇」意思,讓人感覺耳目一新。由於當時反戰運動以大學生為主體,因此他們亦主動聯合大學生,甚至向大學行政當局施壓,免去學生罷課的後果。

首次罷市於 1969 年 10 月 15 日舉行,吸引全國超過 200 萬人參與,令反戰運動擴展至校園以外;第二次行動於同年 11 月 15 日舉行,超過 75 萬人湧到首都華盛頓遊行,成為當年反戰運動的重大突破。

連串罷市的成功關鍵,在於組織者懂得聯合群眾,在罷市當日共同行動,但抗爭方式卻遵循「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原則,令罷市不僅是癱瘓經濟生產,還可以釋放出龐大政治能量。

成功的罷工罷市行動,必先要有大費周章的籌備和聯絡工作,還有文宣包裝以吸納最多人參與。政府喪失管治意志、酷吏暴虐無道、社會民怨四起,為罷工罷市提供充分條件,餘下來的都是事在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