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數「JOJO 的奇妙冒險」問世以來最被 Underrated 的一部作品,沒有之一,必然是第 7 代「飆馬野郎(Steel Ball Run)」。
整體來說,來到 JOJO 的第 7 部作品,作者荒木飛呂彥在「飆馬野郎」所展現的故事結構和繪畫風格,已相當成熟和穩定,但它之所以一直被低估,甚至評價遠遠不及「舊世界」(即第 1 至 6 代的 JOJO,因為在第 6 代「石之海」的結尾,世界觀已被洗牌重置),先談一些客觀因素。其一,就是第 7 部開始時仍以週刊連載,但在一年之後,就轉換了連載平台,變成長達數年的月刊式連載(而月刊連載的做法,亦保持到至今的第 8 代「JoJolion」)。儘管駐顏有術,外表看不出來,但生於 1960 年的荒木飛呂彥,確實年事漸高,在「飆馬野郎」開始連載時已經 44 歲,對中年過後的漫畫家來說,週刊式連載時間緊迫,壓力太大,而且準備時間太少,難以應付第 7 部的大量登場角色及愈來愈宏大的世界觀。而從週刊變成月刊,雖然連載篇幅並不是拖慢太多,因為月刊上的連載頁數是週刊的兩倍,總計來說,只是慢了一倍,但對「JOJO 的奇妙冒險」的最大影響,是它自此脫離了銷量最高的「週刊少年 Jump」一線漫畫隊伍,亦自然流失了大量 JOJO 忠實粉絲以外的非 Die Hard 讀者。
同時,「飆馬野郎」的故事題材亦相對冷門。第 7 部回溯歷史(或開啟了新的時間線),以 19 世紀末的北美洲超長距離「賽馬」為題材。跟香港人見慣見熟的跑馬賽事不同,這一場名為 Steel Ball Run 的賽事,是類似越野拉力賽的西部牛仔「賽馬」版本,橫跨美國東西兩岸,從聖地牙哥海岸線分站鬥到紐約市。這個發生於全新時空的故事設定,相當具有創意,與此同時,它其實亦是 JOJO 第 2 部「戰鬥潮流」的重製故事(多元時空之下的同一角色替換,亦是這一部最終頭目瓦倫泰總統的替身技能),但顯然,礙於情節遠離了少年漫畫的主流題材,連載一開,已不叫好又不叫座。
除了上述客觀因素,第 7 部就連不少 JOJO 忠實支持者都認為普通,甚至覺得作者太過任性,太難追看下去,稱得上是對荒木飛呂彥的「愛的考驗」。與讀者期待的最大落差,是上幾代已經玩到出神入化的「替身使者」設定,去到這一部,隨著時間重置亦近乎歸零。
不打不相識,繼而建立深厚友誼的兩位主角喬尼和傑洛,基本上等同第 2 部的主角喬瑟夫和西撒,而這個「重製」跟「替身使者」的色彩減淡,亦有著密切關係。因為「替身使者」本身就是第 2 部主人公喬瑟夫橫跨到第 3 部才開始出現的故事設定,而作者顯然想回到未有這個「最受歡迎的設定」之前的世界觀:第 2 部「戰鬥潮流」說的是幽波紋的自然流動力量,近乎平行時空的第 7 部「飆馬野郎」,則轉移衍生一個概念相似,但操作方式、歷史背景全然不同的旋轉力量。
荒木飛呂彥在第 7 部的故事早段一度放棄使用過去的「替身使者」設定(不少讀者因而大跌眼鏡),又或者,他至少要證明「替身使者」並不是跟 JOJO 世界觀絕對掛勾,唯一而必然出現的人物設定。譬如說,跟喬尼亦師亦友的傑洛,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只是利用鐵球產生旋轉力量來戰鬥,跟當年的西撒角色設定相同。這種返璞歸真,對成名十多年的荒木飛呂彥,無疑是一項冒險而大膽的嘗試。要知道很多漫畫家在成功經營了某種獨特設定之後,故事走向都會完全跟隨受讀者歡迎的設定而發展。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遊戲王」。如果你還記得,「遊戲王」的初期故事其實並不是玩卡牌的,有時會玩懲罰遊戲、撲克牌,或者古老棋盤之類,但後來由於原創卡牌大受歡迎,往後十多年的所有故事,以至故事的最後結局,幾乎都是圍繞著卡牌遊戲而寫;又譬如「週刊少年 Jump」曾經的王牌「漂靈」,故事發展到後期早已變成無盡期的屍魂界大戰,故事初期對「死神」的設定幾乎全被無視,而一些最早登場的角色,亦完全淪為可有可無的路人。能夠不解讀者口味,全憑自我喜好而創作的日本漫畫家不多,跟荒木飛呂彥並駕齊驅的,也只想到一個富樫義博。
當 JOJO 在第 6 代「石之海」完全變成「替身能力」的終極戰鬥,第 7 部則恰恰相反,作者在初段回到極之「寫實」的騎馬競技、善惡角力以及男性的友誼。當然,「替身能力」並沒有消失,反而以另一個形式,連結到故事後期的關鍵線索「聖者遺骸」。荒木飛呂彥懂得在「玩到盡」之後適時收手,嘗試回歸和整理一些逐漸被淡忘的初期設定 —— 例如波紋的想像力量、宗教和永生的概念,這正正是 JOJO 跟一些為保持「收視率」,而斷線風箏一樣續寫故事的商業主流漫畫的最大分別。
隨著「聖者遺骸」的出現,到故事中後段才逐漸浮上水面的「替身能力」設定,終於再次成為了故事的高潮所在(但一直追看下去,等待作者迴腸盪氣伏筆的人實在不多)。而且,早前幾代的「替身能力」都以天馬行空、奇幻獨特為主,第 7 代的「替身能力」卻顯得極為複雜,再不是「海賊王」或「漂靈」那種三言兩語可以解釋的超能力。男主角喬尼的替身能力「獠牙」,是歷代 JOJO 登場角色之中,能力進化階段最多,同時形式差異最大的一個。「獠牙」一開始只是非常具體地將喬尼的指甲當成子彈射出,據作者所寫,能力值是 E 級,但顯然配合了這一代的西部牛仔競馬賽事。隨著這個能力結合了旋轉力量、黃金比例的構想(是否接受作者長篇大論的自圓其說解釋,就另當別論)以及主角接觸到「聖者遺骸」之後的改變,「子彈」和「射擊」的概念被削去,而相對出現,是留下來的「彈洞」所產生的超物理旋轉力量。到了最後關頭,作者才披露它與歷代 JOJO 血緣繼承者的相似之處 —— 與時間概念有關。第 3 部是速度和暫停;第 4 部是倒帶、復原;第 5 部是定格和慢動作重播;第 6 部是快速播放到重新開始;而第 7 部,兜了一個大圈,卻仍然是一個跟時間有關的設定:重力。喬尼所製造的「彈洞」,其實是一個可以擺脫時間停頓和多元時空的黑洞(即對抗兩個大反派迪亞哥和瓦倫泰總統的「替身能力」技能)。
不過,值得一提是,這一代不只「替身能力」變化極大(無論是喬尼的進化,傑洛的意外收獲,甚至是迪亞哥在多元時空替換下,整個替身能力都被換走)。設定上的改變,其實遠遠不及角色性格的改變來得深刻。喬尼作為這一代的 JOJO 主角,本身評價極差,他沒有喬瑟夫的正義感、承太郎的硬漢子氣概、東方仗助的善良、喬巴拿的重情重義,更不如徐倫那麼熱血爽直,被視為最不像是 JOJO 的血統繼承者。半身不遂,只能依靠騎馬行動的喬尼,不但軟弱自卑,在競馬賽事前段,只是一個等同陪跑的參賽者,跟歷代 JOJO 更不一樣的,是他處處顯得更為自私、卑鄙,不擇手段,求勝心切,但其實又有點不自量力。個性黑暗,處事平庸,完全不是一個耀眼和吸引讀者的主角,亦可能是「飆馬野郎」撇除所有客觀因素,最不受 JOJO 支持者喜歡的真正原因。
然而,荒木飛呂彥其實寫了一個相當出色的少年成長故事,一個自覺弱小無用,認為世界對自己有所虧欠,因此縱容自己變得殘忍自私的少年,卻遇到一個放蕩不羈、特立獨行的夥伴。傑洛教會他的,並不只是運用旋轉技能的竅門,給予他重新站立的力量,而是作為生死之交,啟發了喬尼內心那種擇善而行的勇氣和自信。你不一定要讓自己變得很卑鄙去保護自己。參與這一場超長距離的競賽冒險,喬尼本來期許會是自己名成利就,讓人生翻盤的關鍵。到頭來他有所頓悟,勝利冠冕和自身的利益,並不如自己所想像的那麼重要,因為在得到這些成就之前,他對人生的看法已經改變。在路上,人生已經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