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勝出關鍵:民主制度?

A+A-
1990 年,美國總統老布殊與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簽訂「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 I)」。 圖片來源:J. DAVID AKE/AFP/Getty Images

不少評論家以「新冷戰」描述目前美中關係。儘管兩國現時的緊張關係,仍未可與當年美蘇之間早期衝突相比,但哈佛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Stephen M. Walt 認為謹慎為上,應重溫昔日美國戰勝蘇聯的經驗,為制訂今天的政策提供參考。

確保擁有可靠盟友

美國勝出冷戰,部分原因在於其市場經濟,比蘇聯的計劃經濟更多元化、高效率,美國主要盟友比蘇聯的衛星國更為富裕和強大,亦對情勢有幫助。如已故美國前外交官 George Kennan 在 1947 年提出的「遏制」政策指,長遠勝利的關鍵,是保持重要工業強國的力量,聯同西歐與日本盟友抗衡蘇聯,並基於這個大方向,建立北約及亞洲聯盟系統。雖然蘇聯當時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兼具強大軍事力量,但其衛星國力量遠比美國盟友弱小。

Walt 指,美國及其盟國的人口,比蘇聯建立的網絡多出約 25%,國民生產總值(GNP)幾近對手三倍,總軍事人力亦略勝一籌,每年開支比蘇聯集團高出約 25%。1987 年,美國終於因此獲得 4 點關鍵優勢:本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位處大西洋的美國遠離其他主要國家,但蘇聯及華沙條約國家卻要面對毗鄰的美國盟友;蘇聯當時強調進攻征服,此軍事威脅令歐洲大部分地區及亞洲多國均渴望與美國結盟;加上,處於劣勢的蘇聯愈想加想自身軍事力量,其他國家便愈希望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營。

建立陣營之餘,反過來亦要打擊對手的盟友。美國對共產陣營國家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早期冷戰資本與共產主義對立的意識形態,終被現實政治打破。Walt 稱最明顯的是,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遜對中國的開放政策,令蘇聯愈趨孤立,加重其戰略負擔。

投資科學、技術、教育

其時,美國可謂擁有世上最先進的科技,不僅成功推動經濟增長,更為美軍提供超越蘇聯的軍事優勢。1957 年,蘇聯率先成功發射人造衛星史普尼克 1 號(Sputnik 1),人們擔心美國可能失去科技術優勢。隨後 1958 年的「國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提倡復興美國科學與工程發展,確保蘇聯其後在多數科技領域只能追趕美國。「教育法」同時鼓勵學習外語及外國文化,藉此培養制訂不同地區政策的專家。支持地區研究,是美國贏得冷戰的關鍵之一。

政治開放

世上沒有完美的政治體系,但擁有言論自由及民主活力的社會,使媒體可警惕國家可能出現的錯誤,並加以糾正。當美國深陷越戰泥沼時,便推動「越南化(Vietnamization)」政策減低損失,逐步退出越戰。相比之下,蘇聯無論是阿富汗戰爭、古拉格勞改營(Gulag)制度、切爾諾貝利核災等,一一反映出在言論自由被完全壓制、經濟效率低下的情況下,容易產生更多失敗。此外,Walt 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Amartya Sen 的研究為反例,指缺乏完善民主制度的國家,更易遭受大飢荒。

列根總統指向蘇聯地圖,講述在控制核武的必要。 圖片來源:Bettmann/Contributor/Getty Images

以逸待勞,消耗對手在戰略邊緣地區資源

冷戰期間,兩國沒有正面交鋒,取而代之的是各自支持的地區軍事衝突。Walt 認為,加速蘇聯崩潰的最後一根稻草,正是 1979 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投入大量軍事資源支持其附庸國,演變成一場代價高昂的戰爭。令對手「贏粒糖,輸間廠」的策略雖然明智,但同時要確保對手不會引誘自己犯同樣錯誤。美國在越戰時亦犯下類似錯失,但 Walt 表示整體而言,美國經濟實力更強,加上大盟友都是資產,而非像蘇聯般成為負擔。

保持陣營和諧,爭取最大利益

Walt 承認,美國並非美國人想像的美德大國,冷戰期間曾支持不少獨裁政權,但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同時,即使有所不滿,基於彼此不得不聯合抗擊蘇聯的大前提,對待盟國亦要展示最大包容。Walt 指,法國前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多次惹怒幾位美國總統,但絕少有美國官員公開譴責這位法國盟友。因為美國官員明白,詆毀或羞辱自己的夥伴,只會產生怨恨、破壞西方陣營的團結。

反觀共產陣營在冷戰期間,則滿佈怨懟、互相仇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Josip Broz Tito)與蘇聯的史太林迅速失和分裂,50 年代赫魯曉夫與毛澤東亦是如此。蘇、中兩軍於 1969 年即在烏蘇里江一帶發生衝突,當時蘇聯甚至考慮對中國的核武庫作預防性核攻擊。即使華沙條約內部,關係也不和諧,蘇聯分別在 1953、56、68 年,向東德、匈牙利及捷克斯洛伐克動員,以維持衛星國的忠誠。而越共與赤柬的戰爭,又導致越南與中國爆發了短暫但激烈的邊境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