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醫生也會故意誤診?

A+A-
醫生向病患解釋病情,並表示需要更高的保險費用。 圖片來源:Berry/Getty Images

現代醫學昌明,只要有甚麼頭暈身㷫,我們便會向醫生求診,然後安心吃藥。殊不知,這些診斷出來的疾病,有可能只是醫生牟利的手段。雜誌「大西洋」便刊文,解釋醫生誤診的危險性和故意誤診的原因。

在患病陰霾底下長大

2003 年,當時 10 歲的 Mariah Martinez 因頭痛而到美國橡木保健中心(Oakwood Healthcare)看診。當時,兒童腦神經科醫生 Yasser Awaad 為她進行腦電圖(EEG)掃描,並診斷她患有「非典型局部失神發作(atypical partial absence seizures)」。此類癲癇不會引致全身抽搐,而是眼睛會凝視某處、眨眼或做出重複性動作,亦會頭痛。於是 Martinez 開始服用抗癲癇藥物,但頭痛不減反增,Awaad 便加重藥物的劑量。隨後 4 年,Martinez 前後接受超過 10 次腦電圖掃描,並持續每天服用高達 400 毫克的藥量。藥效導致她長期疲倦和抽離,性格更出現變化。

醫生和護士一同檢測患者的腦電圖。 圖片來源:BSIP/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後來,Martinez 因 Awaad 離職而轉看另一名醫生 Brian Woodruff,她才發現自己不曾患上失神發作。Woodruff 解釋:「你不會因為失神發作而頭痛。事實上,抗癲癇藥物才會引起頭痛。」於是 Martinez 對 Awaad 提告,控告他為了增加收入,有意誤讀腦電圖並作出誤診。其實醫院的同事也對他的行徑覺得可疑,兒童體智發展學科醫生 Susan Youngs 本來將患者轉介給 Awaad,但因有懷疑而要求其他人選。她說:「我擔心他給健康的孩子診斷莫名的病症。」Woodruff 也說道:「後來我接手診斷他的兒童患者,但沒有一名患上癲癇症。而且他進行腦電圖的次數比其他醫生高出很多倍。」

醫生誤診背後的原因

這宗案件,揭示醫生有意誤診的潛在危險性。不同醫生進行診斷,很多時候都有不同的結果,唯一能夠確定為誤診的方法,是讓患者接受另一名專科醫生的檢查。但無論如何,誤診行為是否有意皆無從判斷。美國全國醫療保健反欺詐協會(National Health Care Anti-Fraud Association)主席 Louis Saccoccio 指:「人們非常依賴醫生的專業,如果他們濫用此專業,很難被發現。」另一個常見的醫療欺騙手法為 upcoding,即進行便宜的醫療程序但虛報為昂貴的程序,以收取更高的費用。

美國政府會計師統計發現,至少 10% 的醫療保險索賠為虛報高價。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系教授 Malcolm Sparrow 指出:「這只是保守估計,因為無法查出確切數字。」由於多數醫生都按服務收費,所以保險賠償額愈大,收入就愈多。有些醫院實施每月固定薪金制,卻有機會促使醫生怠惰。當然,兩種制度都有其弊病,Sparrow 形容:「這是一個困境,好比我不會希望醫生因為治療我而變得富裕,也不希望醫生因沒有額外收入而隨便治療我。」儘管最後,Martinez 取得勝訴並獲得 280 萬美元(約 2,100 萬港元)的賠償金,但她對醫療系統已失去信心:「這是一種解脫,但非必要時,我不會再去醫院看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