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正捍衛自己的語言

A+A-
法國 2017 年申辦奧運時,在埃菲爾鐵塔上投射英文口號,惹起爭議。 圖片來源:Chesnot/Getty Images

教育局正研究刪除文憑試中文聆聽及說話卷,惹來大眾對政府有意「推普滅粵」的猜疑。事實上,香港有不少日常用語開始「普通話化」,學生考試沒有了聽講部分會否令情況更嚴重,仍是無知之數。但反觀法國,當地一直都由官方帶頭保護法文。月刊「大西洋」旗下網頁 CityLab 文章指出,法國 25 年前已通過法律,要求大多數公共場合只能使用法語。惟現在文化部長也開始擔心,法文會否受英文用語影響,並意識到必須更積極捍衛自己的語言。

最近一份白皮書估計,歐洲有 21 種語言處於危險狀態,包括巴斯克語及匈牙利語。語言使用者的流失,與網絡世界中多數使用英文不無關係,即使法語國家決心保持語言盡可能免受影響,英文仍是無孔不入。路透社報道更指出,不少人發現法國總統馬克龍也經常使用英文用語,包括「創業之國(start-up nation)」及「自下而上式經營管理(bottom-up)」等。

事實是,法文與其他語言一樣,多年來已吸納許多英語單詞。例如,Autobiographie(自傳)很久以前被視為借來的用語,但現在幾乎不再被認為是外來語。而最近明顯來自英文的 les chips(薯片)、le jogging(慢跑)、le bifteck(牛扒)、la vitamine(維他命)及 sexy(性感),都已收進法語詞典。

官方保護語言

在上星期的訪問中,法國文化部長 Franck Riester 就對此表達不滿,指法文習慣性地「受虐待」,國家必須為保護語言而戰。他用法文在 Twitter 上發文:「沒有用法語說話這種簡單的要求,我們的日常生活將極為不同!」以紀念 1994 年的「都蓬法(Toubon Law)」,該法律要求官方文件、廣播、廣告及其他地方一律使用法文。

法國在保護語言方面,一直投入極大的官方力量,像官方機構法蘭西學術院(The Académie Française),負責指引及規範與語言有關的所有事項,為正確使用語言提供官方指引。而自 1996 年以來,學院又得到另一個語言機構 Commission for the Enrichment of the French Language 幫助,負責用外來詞創造新的法文同義詞。

詼諧抗英文入侵

面對只有英文才能表達意思的用字,委員會積極以自製法文相應用語作抵抗。像代表假新聞的新詞 infaux;將 mec(兄弟)和 expliquer(解釋)這兩個詞結合起來成為 mecspliquer,用來對應英語混成詞 「直男說教(mansplain)」。

由 4 個法語協會於 1999 年創建的學院 Académie de la Carpette anglaise,更會授予滑稽模仿獎,當公眾人物使用不必要的英文時,就會獲得「金紅莓」。像巴黎市長 Anne Hidalgo 在 2017 年申辦奧運期間,就因在埃菲爾鐵塔上投放了英文用語「Made for Sharing」而「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