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革命最具標誌性的導火線,莫過於波士頓傾茶事件:由本來一班自稱「自由之子」(Sons of Liberty)的示威者抗議剝削殖民地利益的「茶葉法案」(Tea Act),經英政府強力鎮壓,運動升級成「無代表,不納稅」( 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的民主革命。星火要燎原,必須多方響應。如果說茶葉是引信,根據專研食物史的歷史學家 Lizzie Collingham 所指,冧酒(Rum)就是團結北美殖民地的助燃劑。
由 16 世紀起,英國不斷遠航開闢殖民地,原因之一在於尋覓食物來源。食物有份促成帝國,亦有份瓦解帝國。Lizzie Collingham 著作「帝國的滋味」(The Hungry Empire: How Britain’s Quest for Food Shaped the Modern World)其中一章就論及冧酒(又譯蘭姆酒)如何團結起美洲殖民地,導致英國第一帝國分崩離析。
冧酒性烈,由甘蔗發酵蒸餾而來。16 世紀西印度群島盛產甘蔗,冧酒本來是製糖過程的副產物,後來風行加勒比海,再由英國商人兜售至世界各地,成為第一批全球性商品。法國與西班牙除外,非洲奴隸販及北美殖民地均喜好冧酒,食物供應船經愛爾蘭轉口,大量廉價冧酒充斥之下,又助長當地人飲烈酒的風氣。到 1760 年,愛爾蘭的冧酒消耗量高出英國 1 倍。
北美自產冧酒始於 1670 年代。新英格蘭一名船長 John Turner 經營航海貿易,將土產如魚、木材等和一般船具運往西印度群島換取糠、冧酒和糖蜜(molasses),並經由蔗園主親戚習得蒸餾技術,由是開始產酒生意。冧酒風靡北美,及至獨立戰爭前夕,麻省一帶有 140 間冧酒廠之多,肇因冧酒幾乎是當時非洲奴隸貿易的貨幣,北美冧酒、西非奴隸與西印度群島糖蜜早已形成三角貿易關係。不過就產地質素而言,北美冧酒難及西印度群島,因此不到一成流通入全球市場,其真正價值在於促進殖民地之間的貿易。
1720 年代以前,殖民地之間的貿易未見暢旺;自麻省產冧酒後,由紐芬蘭、諾省、魁北克、愛省、紐約、馬里蘭、維珍尼亞和喬治亞均銷路甚佳,成為男女農工最愛烈酒,人均飲用量高達 4 加侖,幾乎是英國人的 7 倍。北美飲酒習慣盛行,又促進各殖民地區的商業連結,譬如南方殖民地會向北方出口米、青檸(又稱萊姆)、龜和薯蕷,以交換硬粟米、小麥及冧酒,新英格蘭則逐漸依賴北美中部的麵粉和穀物。食物交易網廣泛而緊密,令 18 世紀的北美人成為全球飲食最飽足、身材最高䠷的人。
酒館則是凝聚社區政治力量的場所。由打聽消息、商討交易、民兵聚會乃至法院聽證、政治宣傳、選舉拉票,酒館都是必到之地。哈佛出身的美國第二任總統亞當斯(John Adams)就投訴過,為了拉票必須「與酒客廝混」,並抱怨酒館老闆請客買票,動用的當然不是蛇齋餅糉,而是冧酒 —— 諷刺的是,美國開國之父華盛頓亦曾以冧酒賄選 —— 酒館亦長期堆放報紙和政治宣傳冊子,聚集各協會和俱樂部人士高談闊論,其中當然包括自由之子。後來當麻省自治殖民地被英國改為直轄,空降官員凌駕當地民選議會,酒館就變成表達政治不滿的論壇,蘊釀出北美社群的身份意識。
由於法國不產冧酒,糖蜜價格比起西印度群島的巴巴多斯(Barbados)相對便宜,成為北美釀酒業的主要供應商。在西印度群島蔗園主的遊說下,英國於 1733 年祭出「糖蜜法案」(Molasses Act),對帝國外的糖蜜徵收重稅,厚此薄彼的做法引起北美殖民地不滿,不過透過走私與賄賂,法案並無實質效力。然而對法七年戰爭(1756 – 1763)之後,英國重軍進駐北美,要求北美殖民地承擔軍費,同時為償還戰爭債務,又推出「糖法」(Sugar Act),表面上取代原有糖蜜法案作出減稅,但嚴格執行相當於加稅;更甚,英國財相湯森(Charles Townshend)以「關稅法」(Tariff Act)對進口紙張、顏料、玻璃和茶收稅,並擴大海關的搜查令權力,造成數次官民暴力衝突。無國會代表卻有徵稅義務,如此「缺乏正義之舉」,又激發殖民地的憲政危機,促成北美十三個殖民地聯手抗英。因而亞當斯後來回顧有言:糖蜜是美國獨立不可或缺的材料。而茶葉之所以取代糖蜜成為獨立前哨戰的象徵,純粹因為茶葉稅並無隨湯森關稅法一併撤回,遂成為自由之子的打擊目標。
同為受壓迫的殖民地,為何北美人民力爭自主,西印度群島卻不見大規模反抗?Collingham 指出,西印度群島的奴隸力量不足以反撲,蔗園主又坐擁強大遊說團左右國會,確保一己勢力利益。而東印度公司的官員和商人雖然居於東印度群島,普遍自覺暫住,始終要回歸英國故鄉;反觀北美殖民地,當地居民多為第 3、4代 移民,已培育出北美人的身份認同,擁地權與參政權的普及(比例遠超英國)又加深了人民的歸屬感,當權利受觸犯,自然比其他人敏感。
值得一提的是,北美殖民地獨立,對英國第一帝國固然是一大損失,但英國並無與北美斷絕經貿來往,貿易關係後來反而加深。18 世紀初,英國仍屬於歐洲經濟體一部分,出口有八成五輸往歐洲,歐洲亦將六成八進口貨物轉運至英國;及至 1800 年,美洲、非洲及亞洲殖民地已取代歐洲的主要消費者地位,吸納英國貨七成之多,即便歷經獨立戰爭,過後幾年英美貿易聯繫重啟,美國仍然是英國商業帝國的重要一員。從結果而言,要調解兩地矛盾,「美獨」或許已經是最好的妥協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