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似曾相識的古希臘戰爭

A+A-
Wilhelm von Kaulbach 作品「薩拉米斯海戰(Battle of Salamis)」。

勇氣是最可貴的品質,看過電影「戰狼 300」,都為溫泉關之戰的悲壯而動容,斯巴達國王和他麾下幾百勇士全數戰死,英雄雖敗,流芳萬世,但真正決定希波戰爭局勢的關鍵,是隨後發生的薩拉米斯海戰(Battle of Salamis)。

這場戰役被公認為西方歷史最重要的轉捩點之一,卻並不像馬拉松或者溫泉關那樣廣為傳頌,即使早在古希臘,知識精英也對這場戰役有些刻意迴避,也許是因為太過慘烈無道,出於事態緊急,希臘人破壞了舊有制度的理性,導致「民主」演變成「民粹」的危機。

僅從這一點來看,古希臘歷史其實一點也不遙遠,希波戰爭的背景同樣很容易理解:

當時波斯帝國崛起未幾,佔領了希臘東部的伊奧尼亞(Ionia)地區,但是居住在這片「殖民地」上的希臘人,非常叛逆,常常抗爭,波斯大帝大流士一世當然無法忍受,因此出兵征服希臘,結果在馬拉松大敗,只好偃旗息鼓。

約十年後(公元前 480 年),大流士的兒子薛西斯一世統領「百萬大軍」,再度向希臘發動戰爭,稱為第二次希波戰爭,薩拉米斯海戰就在這時候發生。

希臘各地城邦林立,一盤散沙,彼此之間常常發生衝突,絕非團結一致。和波斯相比,希臘各地都很窮,尤其是斯巴達(Sparta),地缺人少,還有奴隸不服管的問題,若論自身利益需要,完全犯不著和波斯對抗,甚至都沒有工夫去和北方其他城邦解決紛爭。

但是大敵當前,希臘各城邦選擇聯合抵抗 —— 不過按照民主的傳統,這些希臘人組成聯盟耗時費神,爭論不休;而所謂的「團結」,絕對沒有說的那麼好聽,許多北方人很快就投降,堅持奮戰的只有雅典、斯巴達、科林斯(Corinth)等少數。

現代學者認為,波斯的軍力大概在三四十萬,包括 1,200 多艘船艦上的船員,絕對沒有百萬那麼多,完全是希羅多德吹的牛皮。而希羅多德這位祖師級歷史學家,家鄉就是叛地伊奧尼亞。

溫泉關的死戰,成功拖延了波斯軍隊,希臘聯軍獲充分時間撤離,雅典的平民也得以疏散,乃至於波斯人攻入廢棄的雅典,大怒而焚城。

結果希臘軍退到了雅典附近的薩拉米斯島,再也沒有後路,必須背水一戰。他們意識到溫泉關的英雄式犧牲,不可以重演;波斯士兵都從海上補給,兵力源源不絕,必須從源頭削減,否則在陸上作戰無異於自殺。面對波斯大軍逼近,希臘人依然在爭執、投票、討論,甚至互相威脅,最終以少勝多,以四十艘船的代價,擊沉波斯幾百艘船,造成四萬多波斯軍人溺死。

波斯軍大批淹死,首先那時候的船沒有任何防護設計,一旦撞壞就翻船灌水,他們又不會游泳,身上還穿著長袍;再者他們落水之後,無法指望同袍相救,許多爬到岸邊奄奄一息的波斯軍,立即被希臘人殺死或者俘虜,剩下的人趕緊逃命也來不及。但是希臘人完全相反,落水的八千多人多數被救起。

另外,波斯軍隊是個雜牌軍:許多都是波斯殖民地的「二三等國民」,甚至包括從伊奧尼亞這個叛亂之地挑選出來的士兵,這些軍人毫無話事權,一切都憑薛西斯大帝指揮,但凡有人提出質疑,下場都極其凄慘,譬如有一個父親哀求皇帝在他五個被徵召上戰場的兒子當中,留一個在老家陪他,結果薛西斯將他的一名愛兒處死並肢解,用以警告其他人。

當然,薩拉米斯海戰之後,整場戰爭並沒有終結,希臘人還要再耐心等待一年,薛西斯才認輸撤兵。

但是希波戰爭的根本原因,至今未變,同樣的決戰也在歷史上多次重演。當時的希臘人深深明白,他們是在為自由而戰,為了避免像波斯人那樣的奴役生活,雖然這兩片土地相距不過數十英哩,但是價值觀沒有一丁點共同之處:希臘公民不經審判,不能被處以死刑,沒有議會通過,財產也不能被沒收,對希臘人而言,自由並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切身體驗。

希臘人十分了解波斯,因為他們當中許多人在波斯當文官,或者當僱佣軍,往來做生意,波斯的財富,皇帝的威嚴令人敬畏,但是正如希臘人寫下的詩句:「高山上的小邦,秩序井然,遠比無理性的帝京強大。」 (A little state living orderly in a high place is stronger than a blockheaded Nineveh.)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