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山巔之城

A+A-
美國國會山。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昨天是美國傳統的感恩節,也是大多數香港人第一次親身體會到真實意義的感恩節。

這半年來,「美國國會」變成香港人掛在嘴邊的常用語,實在是過去難以想像的奇事。美國國會又稱「國會山(Capitol Hill)」,還有一家專門報道美國政界消息的報紙簡稱 The Hill

國會山海拔只有 83 英尺,僅可算是高地,為甚麼要「冒認」山呢?雖然暫時沒有找到證據,但是此一命名,似乎是在隱約呼應 17 世紀美國律師 John Winthrop 的名言「山巔之城(City upon a Hill)」。

Winthrop 可以說是奠定美國核心價值的先驅之一,他所帶領的英格蘭清教徒是最早到美國的一批移民。Winthrop 最為人熟知的是佈道辭「基督徒慈善的典範(A Model of Christian Charity)」,其中引用耶穌的「登山寶訓」:“We must always consider that we shall be as a city upon a hill, the eyes of all people are upon us.” 這句話成為後世美國政客經常引用的格言,尤其是經過甘迺迪總統的演講,美國更由此被譽為「希望的燈塔」。

前美國總統甘迺迪曾引用 Winthrop 的佈道辭於其演講中。 圖片來源:Central Press/Getty Images

但是時至今日,許多外國人對此定位予以嘲笑,甚至美國人自己也對此產生懷疑,知識分子常常駁斥美國政客以「山巔之城」作為美國例外論的理據,是在濫用和曲解 Winthrop 的原話,尤其以此攻擊列根總統以及茶黨堅守自由的立場。美國國內也有不少人反對總統手按聖經宣誓就職的傳統,包括要求去掉美元票面上「In God We Trust」的字樣,理由是美國沒有國教,此舉有鼓吹政教合一之嫌。

有關信仰的問題,在無神論的社會很難展開討論;但反過來,在政教合一的國家,情形也很難令人樂觀。而美國的先賢對此難題有所解釋,哲學家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說,他生平最討厭兩種人:一種是博學但沒有信仰的人,一種是有信仰但無知的人。

這兩者其實殊途同歸,他們都會造成信仰的變質和落空。

有信仰而無知,比較容易理解,中世紀未開化的社會普遍如此;有知識而無信仰,則是當今時代所面臨的挑戰,資訊爆炸,傳播迅速方便,知識似乎唾手可得,但是獲取知識的目的是甚麼呢?為了考試成功,找到更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贏取更好的名聲,莫非如此而已?如果僅止於此,則無法解釋為何會有人捨身戰爭,甘願拋開世間的一切。經過這半年,很多香港人都明白了:對真理的信仰,一點也不抽象,更得以目睹這背後的力量。

今日的美國,同樣在經歷一場信仰的抗爭:社會主義思潮興起,許多人都對大政府寄予希望,包括參選總統的楊安澤(Andrew Yang)承諾,他的政綱包括每個成年人每月可獲派 1,000 美元。但是,「為權威助陣的信仰不再是信仰,依賴權威將導致宗教的衰落,靈魂的真空。(The faith that stands on authority is not faith. The reliance on authority measures the decline of religion, the withdrawal of the soul.)」都不幸被愛默生言中。

中國傳統文化也有「邪不勝正」的信念,但是邪為甚麼不能勝正,卻沒有進一步的解釋,因而此一信念常常有所動搖,難以堅守,於是民間充斥了甚麼殺人放火金腰帶、好人無好報、無毒不丈夫、有奶便是娘、天下烏鴉一般黑等憤懣的發洩,導致中國社會在沒有信仰又沒有知識的狀態中,不斷蹉跎。

山巔之城的比喻,也很適用於香港:香港恰巧曾經是一個山城,成千上萬的香港人也像 Winthrop 的清教徒一樣為了逃難而至,自「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以來,一直被視為新的制度嘗試,是一個開放給全世界(尤其是台灣)觀摩的典範。但是多年以來,如何維持此一典範,背後到底信仰甚麼,卻很少有人關心。如果沒有信仰,不可能在歷史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一次,香港人的覺醒,終於向全世界交出了清晰的答案。當年 Winthrop 所言,是寄望於他教區的所有人,能夠重新出發,在新大陸建立一個典範社會,好讓其他人得以仿效。他願景的這個新社會,秉承耶穌之訓,變得慈悲、團結、互愛,為了抵禦日後的艱難,能將眼下的金錢利益放在一邊 —— 這不恰好是今日香港人所祈願的嗎?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