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嘗鮮,就地取材是其中一個方法。在日本九洲及沖繩島之間的奄美大島,島民亦善用島上的鐵樹作食材。然而,鐵樹含有劇毒,直接食用可引致內出血甚至肝受損致死。因此島民早在幾個世紀前,發展出一套加工方法,濾去鐵樹毒素,最終成為可食用的澱粉。
位於熱帶地區的奄美大島,目前有約 67,000 名居民,過去屬琉球群島一部分,除了歷史背景與日本本州不同外,成群的鐵樹亦是其特點。鐵樹無論是粗壯且長的樹幹、長扇狀的樹葉,外形均與棕櫚樹相似。2.8 億年以來這種植物一直存在,在侏羅紀時代更是隨處可見。不過,適合恐龍消化的鐵樹,其神經毒素卻對人類致命。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鐵樹是島民過去在艱難時期的主要糧食。奄美博物館職員久信博向記者解釋,於江戶時代隸屬於薩摩藩的奄美大島,主要栽種用作製糖的農作物,並由藩主派人以大米換糖獲得糧食。但由於奄美大島常受颱風吹襲,「一旦欠收,島民將會挨餓,故在這些時期必須以鐵樹為食」。
數百年前島民便因此通過密集的人手,發展出清除樹中毒素的工序,整個過程持續 4 週。他們先將樹幹劈開至木髓(Pith)位置,將之磨成粉狀,經過反覆洗刷及風乾,最後就能濾走毒素,成為可用於製麵或添加至大米食用的西米粉。
儘管藩主的統治,隨 1868 年江戶時代終結後取消,但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面對來自日本主要島嶼的資源供應線被切斷,島民處理鐵樹的技術再次拯救自身,擺脫飢餓。久信博指:「處理鐵樹的確切起源時期已無從考究,但這技術無疑對我們的島嶼非常重要。我們現時嘗試編纂書籍,希望人們不會將之忘記。」
不過,艱苦求生的日子早已過去,今天的奄美大島,只剩下最後一代老人懂得過濾鐵樹毒素之道。位於沿海宇檢村大字生勝的小村莊,現時只有 55 人居住。其中,福永紀惠(Fukunaga Toshie,音譯) 及河内榮子(Eiko Kawauchi,音譯)自 70 年代末學習處理鐵樹 。福永承認,處理鐵樹的工作十分辛苦。而一手提著拐杖,另一手操著斧頭的榮子,雖然正熟練地運斧劈樹,卻也年屆 79。
一如日本許多地方,大字生勝的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大多數年輕人不僅離開村莊,更離開奄美大島,到九州島上的鹿兒島市,甚至往本洲大城市尋找工作,令這門技術更難以傳承。即便有徒可授,過程亦不容易。現年 25 歲的福永兼史(Kenshi Fukunaga,音譯)是村內唯一年輕人,他表示:「長者們雖然說學習不嫌晚,但對他們而言,反而是老得難以詳細指導整個過程,事倍功半。我已嘗試學習如何操作,但並不容易。」祖母紀惠亦承認:「我們現在太老了,無法教人。」
即使是旁人看來,承載多代人生活記憶的傳統步向消亡,似乎是令人婉惜的事。但據記者所指,許多大字生勝社區的人,對此卻感到滿足。當問到紀惠對這傳統同時包含的艱苦歲月,是否感到痛苦時,她否認:「不,那些都是美好的回憶。那時我們還年輕,我還記得鐵樹粉蛋糕有多美味。假如沒有這東西,我們全部都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