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槍:「先進國家」也用的「非致命」武器?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消息指,香港警隊研究引入電槍。保安局局長未有否認,表示支持「任何可以讓警方處理暴力、並減低雙方受傷風險的做法」,還指「先進國家」都在用。放眼英德兩國,確有多支地方警隊讓前線警員佩備電槍,或接受相關訓練。不過,當地媒體英國廣播公司(BBC)及德國之聲均曾以長篇幅報道,這種「非致命」武器潛在致命風險,更曾牽涉多條人命。

電槍發射後會彈出兩支探針,一旦刺穿目標的衣服或皮膚,就會有高壓電流通過身體,令其肌肉痙攣,暫時不能動彈。被擊中者大多只有細小刺傷,不會留下明顯痕跡。但兩遭電槍射擊的 Thomas Schilken 直言,那份痛楚「極為忍受」,令他「疲憊不堪」,此生都不想再經歷。說出這番話的 Schilken,偏偏是德國萊因蘭-法爾茲邦(Rhineland-Palatinate)警察學院的武器及行動導師,自前年起訓練警員使用電槍。

德國的特種警察早就佩備電槍,而包括柏林在內的多個邦,亦自去年起試行引入。在萊因蘭-法爾茲及黑森(Hesse),所有巡邏單位均配有這款武器。英國則由 2003 年為武裝警員引入電槍,至 2007 年擴展至特別訓練人員(STO)。在英格蘭及威爾斯合共 123,000 名警員當中,去年約有 17,000 人受過電槍使用訓練。近年南威爾斯等多支地方警隊,受訓使用電槍的人數翻了一倍

生產商 Axon 把電槍推銷為安全武器的首選,保護可能受到暴力侵害、或在執勤時必須採取行動的警察。有希望佩備電槍的德國警員便指,兩名同袍因槍擊持刀犯人令其重傷,需要接受長期心理輔導,而電槍則是「較不致命而極為有效的武器」。萊因蘭-法爾茲邦內政部發言人亦指,電槍乃用於「極端情況」的人身上,譬如吸毒或嚴重醉酒、不再對胡椒噴霧有反應,而其行動非理性及帶攻擊性的人。

根據英國獨立警察投訴委員會的報告,截至 2012 年,並沒有任何電槍致死的紀錄。但 1 年前國際特赦組織的報告卻指出,自英國警隊引入電槍起,已有 18 人在電槍發射後死亡。2015 年,死因庭就裁定 23 歲青年 Jordan Begley 之死,原因之一是大曼徹斯特警方以「不正當」及「不合理」方式,將他制伏和以電槍射擊。翌年前足球員 Dalian Atkinson 遭電槍擊中後身亡,同樣引發對警用電槍的爭議。

德國亦曾發生多宗涉及警員使用電槍的命案。在萊因蘭-法爾茲及黑森,引入先導計劃後的 1 年半內,至少兩人遭警員以電槍射擊後死亡;在黑森及巴伐利亞,則有兩人在特種警察使用電槍後離世。所有案件仍在調查,至今未發現與使用電槍有直接關係,而所有受害人似乎都曾有精神及健康問題,包括心臟病及受藥物影響。萊因蘭-法爾茲還有個案,電槍的探針卡在中槍者胸口,需入院移除。

2018 年,英國警員在國會大樓附近以電槍擊中一名男子,將其制伏。 圖片來源:路透社

Axon 去年向「德國之聲」重申,開發電槍 25 年來,與電槍相關的、因為「摔倒和燒傷」而死的個案只有 26 宗,亦從未公開承認電槍釋放的 5 萬伏特電流曾直接致命。不過,路透社經深入調查後發現,從 2000 年代初至去年中,在美國使用電槍導致死亡的逾 1,000 宗個案內,多達 153 宗的驗屍報告把遭電槍射擊列為死因或促成因素。報道還指,Axon 與警方、驗屍官及顧問等有密切聯繫。

巴伐利亞心臟科專家 Thomas Deneke 認為,難以證實電槍是否直接奪命,問題出於學術文獻甚少。「你無法對心臟病患進行人體實驗。」一眾專家傾向認同,那些曾有健康問題,尤其是心臟毛病的人,加上身處困境的急性壓力,被電槍擊中後的死亡風險較大。曾經吸毒或服用某些藥物的人風險似乎亦較高。Deneke 補充:「但沒人知道確實會是哪種毒品或藥物。」

在 Axon 的教學指南中,孕婦、長者、幼童及纖瘦人士被列為「高危人口」,表示對這些人士使用電槍「或會增加死亡或重傷的風險」。Schilken 亦指,在萊因蘭-法爾茲邦,除了生死攸關之時,警員被禁止對「明顯患有心臟病」的人士、14 歲以下的兒童或孕婦使用電槍。不過,他承認:「我只是警察,不是醫生。我不知道一個人的病史。」

英國劍橋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明顯帶備電槍的警員用武頻率提高了 48%,相對未有武裝的警員,亦較有可能遭遇襲擊。一項與倫敦市警方合作的實驗則發現,光是看到電槍,即使數量甚少,亦會在警民互動之間,形成更大的整體敵意。國際特赦組織表示,公眾應該「抵制呼籲所有警察攜帶電槍的聲音」,旗下英國警察及安全計劃主任 Oliver Feeley-Sprague 更表示:

我們認識到,電槍能在現代警務中發揮作用,而作為在一定距離下應對嚴重傷害威脅的武器,亦已被證明有效。 但是,使用它們並非毫無風險。大量警員未能通過電槍訓練課程,不是無法熟練地使用,就是無法判斷該何時使用。這非常清楚地表明,電槍並非適合每位警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