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絕小孩:南韓的 No Kids Zone

A+A-
圖片來源:사기좀친놈/dogdrip

「謝絕小孩」等類似告示,在過去 10 年於南韓的公眾場所愈發常見。現時使用網上地圖搜尋,設為 No Kids Zone 的餐廳及咖啡店,便有數百間之多。不過,近來就連合家歡的動畫片上映,也有些人要求戲院設立「無孩」場次。不少專家開始憂慮,這種安排是否走向極端,變成一種對兒童甚至為人父母者的歧視。

韓國英語媒體 The Korea Times 去年中報道,指南韓部分設施 —— 主要是食肆 —— 聲明為 No Kids Zone,以維持「寧靜的氣氛」,避免遭沒小孩同行的客人投訴。當時一名 31 歲譯音姓朴的男子受訪,表示最近與妻子光顧一間扒房,因在場有 3 名貌似小學一二年級的小孩失控亂跑,令他感覺很糟。

那對父母完全不顧他們的子女。餐廳裡的人都對孩子們皺眉,但他們仍在愉快地聊天。有食客向餐廳經理投訴,經理禮貌地要求那對父母管教他們的子女,但最終仍是很嘈吵。

在咖啡店林立的水原市,「No Kids Zone」的招牌亦不難看見。其中有兼賣雜貨的店主表示:「實在是沒辦法。曾經有貴重的商品被打破,但因為對方只是孩子,也不好追究。」另一間咖啡店在 1 年半前開業,27 歲的女店主亦說:「雖然引起問題的父母只是一小撮人,但將來的事無法預料。一開始就先拒絕的話,對彼此都好吧?」

去年韓國市場調查公司 Embrain 進行民調,在 1,000 名介乎 19 至 59 歲的受訪者當中,近 75% 表示明白孩子是會調皮,而父母或沒注意到,但必須要有一些限制,以防孩子騷擾他人。66.1% 認同有需要在食肆劃分 No Kids Zone,7 成人認為此舉並非歧視,因為父母可到其他歡迎兒童的地方。76.5% 人士更指有權在不受孩子的行為影響下享用咖啡。

令人意外的是,54.8% 的家長認同有需要設立 No Kids Zone。一名 32 歲譯音姓曹的母親直言:「假如餐廳列明 No Kids Zone,對我來說較好。因為當孩子失控而被別人盯著我們時,我也會覺得不自在。我寧願去歡迎我和孩子們的地方。」但另一名譯音姓金的母親反駁,並非所有孩子都會在公眾地方吵鬧,趕絕他們是反應過度。

有民調顯示,南韓人普遍支持食肆等公眾地方設立 No Kids Zone。 圖片來源:yealumilu/steemit

這位媽媽表示:「孩子到了一定年紀,便會知道要在公眾地方守規矩,亦容易受父母管束。把帶著幼童的客人趕走,實在過火。」但日本「朝日新聞 Globe+」在本月的報道指出,南韓社會似乎對孩子變得更加排斥。去年底「魔雪奇緣 2(Frozen II)」在當地上映時,出現「小孩吵鬧無法觀賞」、「應該開設 No Kids 場次」等聲音。

京畿研究院的金濤鈞(김도균,音譯)解釋:「有父母『在店舖的桌子留下尿片』的事情流傳開來,以及小孩在食肆與店員碰撞受傷的意外時有發生,店方有感責任重大而作出安排,這些都與 No Kids 呼聲增多有關。」

金濤鈞認為,No Kids Zone 潛在兩大問題。其一是它排除的並非騷擾他人的「行為」,而是孩子本身。正如在禁煙的店內,有問題的是吸煙這個行為,而非吸煙者本人,所以該被正視的,應是小孩的失控行為及其父母的應對。另一點則是助長對為人母者的歧視,因為每當有小孩搗蛋,被罵的往往是母親而非父親。金濤鈞相信:

店方拒絕孩子入內,那是營運的自由,也有很多人認同。但當 No Kids Zone 普遍起來而成為社會現象,就必須注意這會否引發對女性的藐視、仇視。

另一方面,與此抗衡的 Yes Kids Zone 亦開始出現。在距離首爾市中心約 5 公里,由一群母親組成的非牟利機構,於去年 4 月開設了名為「Mamukon(마무콘,音譯)」的咖啡店,內裡設有兒童遊樂場,也會播放古典樂。一名獨自來店的主婦表示:「可以在這裡悠閒地看書。這樣的地方不太多,實在感激。」她還說能夠安心帶 5 歲的孩子前來。

店長金慧渲(김혜선,音譯)同樣已為人母,曾因帶孩子外出用膳時太在意別人的目光,生下第二胎後不願出門。她本覺得孩子不乖是自己的錯,現在卻會想「大家都曾是孩子嘛,真奇怪」,而認為社會失去待人的寬裕,與對所謂「民弊」—— 打擾他人行為 —— 的猛烈抨擊有關。「即使是為孩子而拍的電影,成人想要靜靜地看也可以,那就在小孩不會來的深夜時分才看就好。」

金慧渲認為:「有問題的是,這種『想要排除孩子』想法。」咖啡店的營運委員高星恩(고은성,音譯)補充:「南韓成為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社會,那份對生活艱苦的憤怒,往往發洩於女性及孩子之上。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不正視工時長和貧富懸殊等其他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