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肆虐,孩子卻少「中招」?

A+A-

武漢肺炎困擾港人甚久,但我們對此「敵人」所知甚少。例如潛伏期最長可達多少天?傳播能力有多遠和多強?天氣回暖是否就會消失?眾多疑問當中,相對算是「可喜」的算是這點 —— 縱觀全球各地,為何確診感染個案裡,兒童的比例似乎較低?不幸感染後,病重者亦較少?

日本兒科學會上週更新有關兒童防疫關注點的 Q&A,內容提及「此際國內(武漢肺炎)的幼童病患甚少,主要是經成人感染者傳播」。雖然「情報不多,不清楚的部分也多」,但據中國及本地疫情,兒童「多在家庭內受感染,表示有發燒、乾咳、疲倦的症狀,鼻涕、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狀相對少」。

根據厚生勞動省統計,直至 2 月 28 日,在國內確診感染的 180 人當中,19 歲以下的只有 5 人,未滿 10 歲者更只有 3 人。至於香港、台灣及南韓等鄰近地區,在確診個案的年齡分佈亦有近似的情況 —— 60 歲以上的長者居多,未成年甚至幼童則相對地少。

新潟大學研究院公共衛生.病毒學教授齋藤玲子表示:「箇中原因未能確切掌握。不過,該是有某種機制令孩子難以感染。」現時已知,新型冠狀病毒透過與人體細胞表面的 ACE2 蛋白結合,從而進入細胞感染人類。同為冠狀病毒的沙士亦是如此機制,而當年兒童病患亦較少,病情也相對輕。

齋藤教授推測:「(ACE2)這種蛋白在機能上的分佈,或許在成人與兒童之間存在差異。」但在帝京大學研究院研究公眾衛生學、從事兒科醫生的高橋謙造則認為:「孩子們也有一定機率受感染,但有可能因未能與其他感染症分辨開來而『過關』。」

一般來說,當人感染病毒後會產生抗體,作為該病毒再度入侵時的抵抗力,即是所謂「免疫」的防禦機制。對兒童來說,每種病毒都是初次接觸,故易感染發病。但高橋分析,「孩子平日暴露於各種病毒,長期處於『作戰狀態』。或許他們比成人較快調動起免疫,所以很多病情也較輕。」

但高橋指出,在武漢肺炎疫情擴散的同時,腺病毒感染及流感病毒亦在地區流行。因此,他提醒:「若孩子稍有發燒便懷疑是受到感染,不知就裡被帶到醫療機構,反而對其健康構成風險。」在防疫的同時,他呼籲家長冷靜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