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恐怖主義:全球公共安全的一大威脅

A+A-
面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襲,有武漢體育館被改建成臨時醫院,但隔離措施有效與否成疑;此舉亦顯示出一些大國的醫療體系,面對可能的疫病,準備依然不足。 圖片來源:路透社

這次武漢肺炎危機,讓我們意識到各國的社會、經濟、醫療體系,其實脆弱不堪。即使武漢肺炎或許比過往疫症的死亡率要低,但也奪去超過 3,000 人的性命,重創全球經濟。試想像,若果有恐怖分子故意洩漏傳染性強的致命病毒,對全球影響將難以估計。2001 年美國炭疽恐襲事件後,很多專家就視生物恐怖主義(bioterrorism)為全球公共安全的一大威脅,然而各國政府看來還沒有準備好接受挑戰。

老牌學術出版社 Elsevier 在 2019 年推出了「微生物學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Microbiology),書中有章節詳細介紹生物恐怖主義的概念。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生物恐怖主義可定義為故意釋放或散播生物媒介(agents),如細菌、病毒和微生物,令人類、動物和植物染病及死亡。生物恐怖主義會嚴重擾亂社會、散播恐慌,破壞生態系統。生物媒介可以透過食物、食水、動物,甚至空氣傳播,有些恐怖分子或會透過基因改造,令其更具抗藥性。

生物恐怖主義並非現代產物。早在公元前 1500 年,赫梯人就驅趕兔熱病患者到敵國,以引發瘟疫。更經典的例子是到中世紀,蒙古士兵圍城的時候,會把帶有黑死病的屍體,以投石器拋進城內,務求藉瘟疫殺掉在城內死守的軍民。「微生物學百科全書」也提到殖民時期歐洲白人在英屬北美的暴行,1754 年英國人故意向北美原住民派發染有天花病毒的毛巾,令天花病在北美大爆發,殺掉超過一半原住民。

在過去 50 年,人類經歷過 5 次已證實的生物恐怖襲擊,其中 3 次是用沙門氏菌和痢疾志賀氏桿菌等腸道病毒進行。最大型一次是 1984 年,邪教組織羅傑尼希教(Rajneesh movement)在俄勒岡州沃斯科縣(Wasco County)一帶的餐館散播沙門氏菌,751 人因此食物中毒,導致當地居民不敢去投票,教派的代表得以勝出地區選舉。另一宗是 1970 年,一名寄生蟲學學生釋放大量豬蛔蟲,令 4 名同學受感染。在 1993 年,奧姆真理教曾試圖在東京龜戶發動炭疽菌襲擊,被稱為「龜戶異臭事件」,幸好還未執行就事敗,沒有一人不適,所以沒被計算在內。最近一次是 2001 年的美國炭疽恐襲事件,有人把裝有炭疽桿菌顆粒的信件,寄給幾間新聞媒體和兩名民主黨參議員,最終共 22 人受感染,11 人患上肺炎,另外 11 人皮膚受感染,共 5 人死亡。

美國生物安全專家 Beth Cameron 博士,接受美國媒體 Vox 專訪時指出,要加強生物安全,就要提高整個醫療體系的預備能力(Preparedness)。首要是增強疾病偵測能力,各個監測制度能夠好好協調,以快速發現和匯報新的疫症。另外還有提升緊急服務的處理能力,若果事故發生,短期內會湧現大量病人,醫院體系不單要做好分流,也要很快作出回應,隔離病人、找出源頭,阻截傳播源。醫院體系的基礎建設亦要改善,包括提高醫護數目、硬件質素,以及令病人更易使用醫院服務。Cameron 認為,現時沒有國家有充分準備應對生物安全威脅,而這次武漢肺炎事件,正好敲響了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