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等於失業:中國版

A+A-
4 月底,海南省海口市的招聘會。 圖片來源:路透社

經歷了一個不平凡的學年,香港應屆大學畢業生告別學生身份在即,要在疫情打擊下的經濟環境中求職,又是一道難關。不過,香港畢業生們並不寂寞,遙望神舟大地,今年破紀錄約 900 萬大學畢業生準備投身職場。不過,在中國僱主們正考慮裁員或凍薪的當下,職場是否準備好接受 900 萬生力軍,自是另一回事

「經濟學人」報道指,失業已經成為中國政府領導層最擔憂的經濟問題。早在 2 月,城市失業率便升至 6.2% 的歷史新高,即使 3 月時輕微降至 5.9%,但報道認為官方數字並不可信,有掩蓋嚴峻失業問題之嫌。經濟學人智庫估計,本年度中國城市失業率可能達到 10%,且不包括在城市失去工作機會、待在農村的農民工人口。

6 月之後,將有 900 萬大學畢業生進入這個市場「爭飯碗」。近日中國各地大學教職員都開會討論,如何能讓最多畢業生找到工作。對他們來說,畢業生與就業,已經成為跟「社會穩定」有關的緊急「政治任務」。不僅如此,報道指,在中共領導人眼中,城市出身、受過良好教育、擁有龐大社交網絡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比農民工失業更值得重視。

去年在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大學舉行的招聘會。今年受疫情影響,大學的招聘會被取消。 圖片來源:路透社

回顧去年,超過一半投身中國城市就業市場的人為大學畢業生。通常,畢業生當中約 6 成人會獲中小企僱用,但主要提供職位的中小企,在武漢肺炎疫情中受到的打擊卻最為嚴重。中國總理李克強在 4 月 14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便承認:「今年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大多公司會在農曆新年假期後不久,就到大學校園舉辦招聘活動。一位業界資深人士透露,今年因為疫情關係,大學校園關閉、禁上大型聚集活動,招聘會隨之停辦,意味今年畢業生事前已少一個求職機會,而各地封城措施亦令人們難以到其他城市求職。儘管現時大多數地方均放寬有關措施,卻仍有一定限制。今年在上海畢業的王哲祺(Wang Zheqi,音譯)本來打算以校園宿舍作為求職基地,如今大學因疫情關閉,自己無法負擔上海的校外住宿費用,只好繼續留在家鄉。

當然,網上教學成為疫情中的大趨勢,網上求職面試亦然,但這個替代方法,不能解決根本的經濟問題。企業停工、消費者需求仍然疲軟,招聘空缺因而削減。據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及求職網站智聯招聘的數據顯示,與去年相比,第一季度職位空缺減少近 3 成。另一個招聘網站 BOSS 直聘則指,金融專業應屆畢業生人數比過去增加一半,但獲聘人數卻減少一半以上。

近年,畢業生之間的職位競爭,尤其聲名在外的職位爭奪本已激烈,今年則更加慘烈。山東省濰坊市應屆大學畢業生張小姐表示,自己在過去兩個月已送出過百份求職申請,只有 6 份有回音。她指,有傳今年工作與求職者的比例是 1:3,000。現時, 她更渴望獲國內大公司聘用,至於原因,或與她認為「疫情已去除較弱或有問題的企業」有關,而待在大企業,保住飯碗的機會或更大。

中國官方媒體「中國青年報」一項調查亦顯示,超過 6 成受訪者表示,疫情令個人傾向「更穩定」的工作。「經濟學人」報道認為,「更穩定」的說法對許多中國人而言,代表希望找到與政府有關的工作。官方亦正滿足這種需求,在開放更多公務員及軍中職位的同時,指示國企增聘畢業生。其中,中石化在聘請 6,600 多名員工後,將再增聘 3,500 名員工。其他國企亦有創紀錄的招聘數字,並響應中央號召,錄用疫情震央湖北省的畢業生。此外,今年各地大學更增加近 20 萬研究生學位名額。據報,今年的「就業問題」正是增加學位原因之一。

驟眼看來,畢業等於失業的現象只是一時的社會問題,但事實上,在經濟困難時期畢業,可以對個人造成長遠影響。香港大學教授李晉表示,研究反映畢業生的終身收入可能因此產生「巨大影響」。 因為許多人將從事與個人理想不同的工作,且薪酬較低。報道引用智聯招聘資料指,正常情況下,3 分 1 中國畢業生的首份工作目標,是每月賺取 6 至 8 千元人民幣,而最終只有不到 5 分 1 人達到目標。把這一「理想」放到今年,畢業生的失落將更加嚴重,並且可能持續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