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在中國武漢爆發不久後,韓國便啟動了一個全新的電子系統,將已證實感染者的個人資料和行蹤,在網絡上發佈通傳。其他亞洲及歐洲國家也很快研發各自的「追蹤和追溯」(track and trace)系統。
以抗疫為前提,這樣做似乎理所當然,但是韓國的系統自推出起便備受爭議。
首先,這套系統將感染者的個人行蹤,包括他們曾經去過的任何地方,譬如酒吧、夜店、酒店等資料,都公開發佈;其次,這套系統和用戶的手提電話相連接,分享手機內個人位置的數據,這些數據可能來自出入境紀錄、警方閉路電視片段及信用卡資料等。這些資訊經由數據交換中心處理,該機構為配合韓國發展智能城市的政策而成立,過程中可以省卻官僚審批的障礙,因此追蹤個人行動紀錄,可以由 1 天縮減至 10 分鐘。
由於個人和公眾數據源常常相連,多年來就數據私隱安全提出警告的聲音不絕於耳。但是直到疫情爆發,世人才驚訝發現,原來這些數據源可以在短時間內按要求中央處理,且全球無一例外。
真相是,多年來世人所選擇的生活方式,都在無形中為搜集個人行為習慣以及數據鋪路,而且已經擴展到全球的規模。著有 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The Fight for a Human Future at the New Frontier of Power 的美國作者 Shoshana Zuboff 認為,這種「監控資本主義」(surveillance capitalism)起源於 911 恐怖襲擊,因國家安全和反恐需要而漸漸成型。
大數據的普及化興起了各式各樣的產業:譬如智能手機、感應器、相機、電子貨幣、生物識別等,都以方便和高效著稱,很快便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大家幾乎是立即迷上這些產品,卻來不及思考產品背後隱藏著甚麼,又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雖然媒體常常將因應疫情而研發的新產品稱為「尖端科技」,但實際上當中並沒有甚麼創新的內容,除了個人身份愈來愈容易曝光之外。
追蹤個人動態,其實一直是很多科技大公司的營商核心。譬如在 Google 的「Covid-19 社區人流趨勢報告」中,呈現的數據令人眼花繚亂,從城市到國家層面無所不包,清晰展示甚麼人留在家中,甚麼人去上班,人群動態如何因為封城措施而改變。
同樣,個人或群體的消費習慣和行動數據,也都無所遁形。疫情期間,40 億人的行動自由受到影響,因而使自動化中央處理數據的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產生混淆,導致一些系統,譬如探測欺詐的演算法和供應鏈管理大亂。
目前,為了抗疫,世人似乎並不反對政府搜集個人數據。但是,如果個人私隱和公共醫療之間的界線,變得愈來愈模糊的時候,還有多少人同意付出這樣的代價呢?看來有益的科技,在瘟疫過後會不會隨之退出?還是會變身為永久性的監視工具呢?
這並不只是監視和侵犯私隱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大規模搜集個人動態數據,不但令大公司如虎添翼,更使預測模型、警報系統、國家乃至國際層面的強制監控系統壯大,令個人的行動自由愈加受到限制。
此外,塑造未來的主要力量可能會是各種危機,譬如饑荒、瘟疫等天災人禍。面對災難,行為和動態數據,以及演算法決策的角色,將比人類自己更為重要。未來世人需要面對的最重大議題,是該由誰來掌管這些數據,如何可以用於公共利益,以及使用數據背後的政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