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好的爛片,好在哪裡?

A+A-

又進入隔離時期,看了很多爛片(Bad films)來消閑。

貨真價實的爛片,幾乎可以是一種 genre,其目的除了娛樂沒有其他,因此觀眾的要求變得很簡單,沒有甚麼多囉嗦,像吃 Junk Food。

爛片通常是亂來一氣,毫無人文、藝術的營養,拍完便算數,絕不裝腔作勢 —— 唯是這一點令人覺得格外可親。爛片並不等於劣評的電影,因為爛片幾乎不需要評論。劣評的是那種表面很正經嚴肅的電影,甚至有好卡士的認真製作,但衰在太把自己當成一回事,這種電影,常令人生起「𠝹凳」的衝動。

我所記得足以𠝹凳的例子,有「殺人犯」、「黃金時代」,包括奧斯卡最佳電影的甚麼「月亮喜歡藍」、「忘形水」之類,常常成為朋友相聚時的歡快主題。

這些電影之所以令人火滾,氣不打一處來,是因為覺得遭到欺騙、無端承受了一些完全沒必要的情緒感染,或者一些廉價的共鳴,乃至於我身為觀眾也為自己感到羞恥:為何我竟然如此判斷力低下,居然花時間去陪伴這等無病呻吟、裝腔作勢,囉嗦說教,掛羊頭賣狗肉的角色和說故事的人?

能夠教人忍受甚至享受的爛片,通常有幾個共同特點:特別有魅力的明星演員,瘋狂胡鬧的劇情,抵死啜核的台詞,異想天開的突發插曲,非常敷衍的槍戰和死亡,以及完全沒有必要,突如其來,令人吃了一驚而忍俊不止的床戲。爛片裡的男人,幾乎都是白癡,而女人通常都是騷貨,如今回過頭來看,也不禁令人為他們凑在一起而感到欣慰。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有很多這樣的爛片,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在荷里活。對於那時候的中國大陸,在一片浸淫在革命、英雄、愛國主題幾十年的紅色土壤之中,簡直是甘露一樣的資源,當時那些偷偷摸摸不知由何途徑傳入的影帶,其神秘和震撼程度堪比色情片。但是,這些爛片比色情片更有「正能量」,很多中國人因此學會了發笑。

爛片的豐富,顯然是自由和活力的輸出,居然如此爛片也有市場,為許多喜歡拍電影,但可能沒有甚麼才華,或者沒有明星命的人,都製造了就業機會。從經濟角度來看,爛片可以說是一種造福人群的產業。

好看的爛片,其實風格都滿灑脫的,拍片的人甚麼包袱都沒有,從來不理那些大報專欄的影評人,也沒有想過要流傳後世。但奇異的是,經過時代的淘洗,有些爛片會因為記憶的紐帶,而獲得觀眾在情感上給予額外的同情分,也便是英文所說的「soft spot」。

這些爛片的拍攝手法,服裝道具,甚至音樂都會因為時代烙印而成為一種風格,就好像曾經盛產的港產片 —— 但是,拍這些爛片的許多導演、製作人、演員的名字,今天都染上了另一種色彩,或許引起讀者不快,便不一一提名了。

所以,真正好的爛片,帶給人美好回憶的,不可以有這般前言不對後語的極端轉變。當年是怎樣的人,過了幾十年,人格依然,不會突然 180 度大變身,說出來的話,突然變了味。

好的爛片令人懷念,懷念的是那種毫不造作,毫無顧忌的奔放,沒有政治正確的自我審查,演員沒有微調整容,也不用電腦修圖,皮膚的皺紋、牙齒的缺陷,在銀幕上都看得一清二楚,但是當時似乎沒有人在乎,因為真實的人都是這樣充滿缺陷。The truth is good enough,無非是這樣。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