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Facebook 和 Google 各自承諾出資 3 億美元支持美國新聞出版業。隨著疫情重創經濟,Facebook 表示,將加速向陷入困境的地方報社提供 2,500 萬美元的緊急撥款。
但這種魅力攻勢並沒有贏得所有人的支持。Vice 傳媒行政總裁 Nancy Dubuc 表示:「這些平台靠著其他品牌在平台上的曝光,才能有今天的規模。Facebook 把讀者圈了起來,在這場危機中,這些平台只會變得更強大,但它們有付甚麼代價?」
新聞業已經衰退了三十年。皮尤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自 2008 年以來,全美報社編輯部已經流失近半員工。但 COVID-19 更暴露出,少數百萬訂戶的出版商,以及其他勉強維持生計的出版商之間日益擴大的鴻溝。
今年第一季,「紐約時報」數碼訂閱戶增加 58.7 萬,超過美國最大印刷出版商 Gannett 旗下一百家報紙的總訂閱數,也超過了「洛杉磯時報」和「波士頓環球報」付費線上讀者人數的總和。
據「金融時報」估計,自今年 3 月以來,不論記者或業務部門,全美至少 3.8 萬名新聞業員工放無薪假、被解僱或減薪。雖然在歐洲,政府對新聞界的支持有助緩解衝擊,但可能只是將行業難以避免的痛苦延後。研究集團 Enders Analysis 估計,新聞業收入緊縮,令英國 3 分之 1 的新聞工作面臨風險。
1990 年代中期,新聞業利潤非常的豐厚。隨後,廣告收入急劇下降。根據 WPP 集團旗下媒體投資管理公司 GroupM 數據,2000 年,報紙和雜誌佔據全球一半的廣告支出。二十年內,它們在這個約 5,300 億美元的廣告市場中,能分到的餅已降至不到 10%,Google 和 Facebook 等平台搶走了大部分的地方及分類廣告。而疫情正在摧毀剩餘的廣告收入,根據一些報社報告,4 月廣告收入下降了 50% 至 90%。
有媒體高層警告,依賴大型科技公司存在風險,尤其是如果出版商希望為訂戶開發新產品的話。「依賴這些平台的問題是,你很多時無法掌握自己的數據。」斯堪的納維亞出版龍頭 Schibsted 行政總裁 Kristin Skogen Lund 表示:「幾乎就像是被切斷了金流,因為這會讓你對自己的產品一無所知。」
在危機之前,一些數碼媒體意圖在網絡廣告市場打出一片天,但成敗參半。過去十年,其他老牌媒體集團則試圖直接從讀者那裡賺更多錢,不管藉由像「華爾街日報」那樣的訂閱付費牆,還是像「衛報」那樣的會員模式。
問題是,訂閱模式能延伸到甚麼程度,以及它是否能取代廣告收入。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即使是少數願意為新聞付費的人,絕大程度上也只為單一報章雜誌付費,從而創造出「贏者通吃」的市場。雖然沒有新聞界的整體數字,但有出版商承認,歐美付費讀者大多是老人、有錢人和白人。
在尋找替代收入來源的過程中,出版業轉向了辦活動、電子商務甚至旅遊體驗。但這些業務在疫情中受到嚴重打擊。為了找到一個更持久的解決方案,一些業內人士正在尋找財力雄厚的潛在支持者:仁慈的億萬富翁、科技平台,如果必要的話,還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