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巴嫩貝魯特大爆炸發生之後,拯救居民的不是政府人員,不是警察,而是當地年青人。他們曾經因受不了國家腐敗,看不見前路想要離去,如今卻自發為社區修補門窗、分配糧食物資,為當地帶來希望。
在爆炸發生前,許多黎巴嫩人已計劃離開國家,皆因當地腐敗的政治體系,斷送了年輕人的未來;政府進行的經濟改革毫無寸進,令該國中產階級陷入貧困;政府無能,幾可說是爆炸的導火線。在沒有希望的國度,該國人民的「逃生門」,不外乎是獲得第二本護照、到其他地方工作,或修讀研究生課程。官方就指出,自爆炸事件以來,加拿大等國收到大批年輕黎巴嫩人的移民申請。
年輕人視離國為出路
大學生 Zein Freiha 分析:「到了外地的人依然愛這個國家,但並不想回來;仍在國內的人討厭這個國家,卻不想離開。」他坦言:「我希望有我們樂於回去的國家,但當我們討論愈深入時,彼此都好像在想:『好吧,真的再沒有希望了。』」
即使自去年秋天以來,許多年輕黎巴嫩人持續抗議政治制度,相信國家可以改變,但鮮有人願意留下作見證。年青政治組織成員 Mohammed Serhan 已抗爭數月,他說:「過去我常常稱離開國家的人是膽小鬼,因他們害怕改變。」但爆炸令他有所動搖,「昨天我醒來時想:『我可以立即去機場,告訴他們我不去上班。去機場,飛往土耳其,看看會怎樣。』」最終,他嘆口氣道:「這是有點情緒化了。我仍想贏得這場戰鬥。」
Serhan 這一代人受過良好教育,卻就業不足,很多人選擇到杜拜及西方國家工作。即使大多數年輕一輩都考慮離去,但面對災難當前,又沒有政府幫助,成千上萬 2、30 歲的黎巴嫩人,包括 Freiha 及 Serhan,都自發幫助受災最嚴重的社區恢復秩序。
自己地方自己救
在爆炸後第六天,西班牙室內設計碩士學位課程向 Sara el-Sayed 發出取錄通知,她一直以來的夢想終於成真,但她自覺仍不能離開:「我並不會就此離去,至少要在我走之前,讓貝魯特站起來。」
現年 30 歲的建築師 Sara el-Sayed 原本從事小型家居定制生意,在爆炸發生後開始志願工作。她通過 GoFundMe 籌集資金,足夠更換約 90 扇門,並找來木匠同赴受損建築物,為居民量度尺寸造門。居民不用再花巨額修門,又不用再因小偷而擔驚受怕。
其他志願者除了修理民宅、清理碎玻璃及碎片之外,亦會評估受損的建築物、尋找失蹤寵物、運送熱食及尿布,甚至在政府尚未發佈任何官方數據時,已建立事故失蹤人士資料庫。而持槍士兵則只會坐在街道拐角處抽煙,居民更直指爆炸發生兩個星期後,政府人員才開始分發食物及評估損失。
留下來會有希望?
爆炸發生的第二天,28 歲的有機耕作農民 Hussein Kazoun,開始利用貝魯特以東 Geitawi 一個廢棄加油站分發蔬菜。1 星期後,Kazoun 將之命名為「Nation Station」,吸引大約 200 名年輕志願者前來幫忙。志願者同時利用自居民收集得來的數據,找出最需要幫助的地區,又在附近收集得 20 卷塑膠,用於修補破損窗戶。
39 歲的 Joe Youssef 每天會到 Nation Station 捐贈。由於對腐敗的黎巴嫩感到厭惡,看不到自己留下會有甚麼前途,Youssef 數年前已搬到杜拜工作,上月回鄉度假。他說:「當我看到這些人民、人群時,絕對不包括政府、不包括警察或其他東西,老實說,我以作為黎巴嫩人而感到自豪。」
在擴大服務範圍的同時,Kazoun 亦試圖說服人們留下來,他對朋友說:「我們需要你留在這個國家,如果將國家留給老一輩,事情不會有任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