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式?】強權之下,改名很難

A+A-
圖片來源:Giles Clarke/UNOCHA via Getty Images

中東及北非等多個政權,長久以來對人名的使用作出限制,作為鼓勵民族團結的方式,被針對的大多是主流民族或宗教。有時候,連洋名也被禁用。「經濟學人」最近報道,這種民族主義在大部分地區雖已消退,一直嚴防「文化分裂主義」的官員也開始改變態度,惟他們的寬容程度,似乎仍然有待改善。

對一些種族或教徒來說,為新生兒取名字,從來並非易事。土耳其禁用庫爾德名字或非土耳其語的字尾,例如亞美尼亞的「-ian」;革命後的伊朗不但禁用西方名字,亦拒絕伊斯蘭化前的波斯名字;來自歐洲及伊斯蘭國家的猶太難民,進入以色列後會被賦予希伯來名字;摩洛哥規定名字的發音必須「像摩洛哥人」;阿爾及利亞亦有類似要求,居於該國的 Abdelmadjid Labadi 便為此困擾多年。

Labadi 可為女兒挑選一個阿拉伯名字,但他希望讓名字反映其柏柏爾人(Berber)血統,選擇就一下子少了很多 —— 為了控制少數族裔,該國允許使用的柏柏爾名字,只有大約 300 個而已。Labadi 沒有一個名字能看上眼,所以將近 4 年來,他的女兒在官方紀錄都是無名狀態。直至今年 7 月,Labadi 終於打贏官司,可讓愛女正式命名為 Tanila,在柏柏爾語有「愛」的意思。

近年,這種限制在多數地區已經式微。隨著大批猶太人在 1990 年代從前蘇聯湧至以色列,希伯來化(Hebraisation)逐漸減弱;2003 年,土耳其正式放棄其土耳其化命名政策;2005 年伊拉克通過的憲法,結束對少數民族名字的阿拉伯化;今年 7 月,突尼西亞終止對外國名字的禁令,作出決定的時任地方事務部長 Lotfi Zitoun 表示:「人們喝些甚麼或怎樣命名孩子,都是他們的私事。」

不過,這種官方寬容有其限度。阿爾及利亞的登記員仍對一些名字面露不屑,譬如在 7 世紀跟伊斯蘭軍作戰的柏柏爾皇后 Kahina;土耳其的庫爾德人能以 Serwav(意指「戰士」)為其子命名,但或會受政府審查;伊朗的什葉派領袖對古老的波斯名字,已沒過去那麼反感,但仍看不順眼古代君主的名字;直到不久以前,沙特阿拉伯仍有 51 個名字被禁,大多是什葉派愛用的,但裡面竟還包括「Linda」一字。

事實上,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類似規限。在新疆,人們被禁用穆罕默德或伊斯蘭等「極端」的名字;直至 2017 年,加州仍然禁止在名字使用重音符號;埃及一名國會議員為求「乾手淨腳」,曾企圖禁用所有外國名字,但後來他撤回動議。為甚麼?因為有人「溫馨提示」,埃及在任最久總統穆巴拉克的遺孀,正好有個外國名字,叫 Suza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