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戰略:臘腸術?

A+A-
2017 年,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海警總隊船隻在主權備受爭議的黃岩島海域巡邏。 圖片來源:路透社

近年,中國經常與周邊國家出現邊境糾紛,而且情況漸漸惡化,例如中國拒絕從南海黃岩島撤出漁船,令關係本來和睦的菲律賓作激烈抗議。日本近日也發表「海上保安年報 2021」,指出中國海警船去年有 333 天在釣魚島周邊區域出現,停留日數高達 111 天,創歷史新高。有國際關係學者就在學術網站「外交家」分析中國的外交戰略:「臘腸術」(salami slicing)。

臘腸術即透過一連串秘密小動作,累積起來造成極大破壞。這個術語本來應用在金融學,形容詐騙者以四捨五入的形式,每次很小量地偷取受害人的零頭金額,因為金額太小,受害人很難察覺,日子漸久,騙徒就能詐取極大筆金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謝林(Thomas Schelling)就在其 1966 年著作 Arms and Influence,把臘腸術應用在國際外交層面,形容一個國家不是公然挑戰另一個國家,而是慢慢逐步地侵擾,瑣碎程度連受害國家都未必察覺得到。

2012 年,國防政策專家 Robert Haddick 就以臘腸術的概念,分析中國的南海政策,形容中國都每一步都微細得不足以構成一個戰爭理由(casus belli),但長遠大大改變南海現狀。慶應義塾大學的國際關係專家 Tobias BurgersDavid Farber認為,臘腸術其中一個成功關鍵,是進取一方捕捉對手不願把行動升級的心理,例如在南海問題上,面對中國多年來的臘腸術戰術,東盟多國都不願意硬碰硬,於是成就中國在南海的軍事控制。

Burgers 在 2017 年發表的一篇文章就指,中國的臘腸術可以追溯到毛澤東時期。中共在革命戰爭時,很常訴諸一些例如游擊戰一類的「非線性戰術」(non-linear operations),毛澤東就講過「游擊隊必須活動於人民之中,猶如魚游於水中一樣」。其軍事戰略,後來影響到古巴和北韓等共產國家。而在南海爭議上,中國就動用到民用漁船,而非正規軍。3 月時有 220 艘船隻在與菲律賓有主權爭議的牛軛礁聚集,菲方相信船隻上有武裝人員。

不過 Burgers 和 Farber 也指出,中國的外交策略正慢慢起變化。中國可能放棄臘腸術,轉而訴諸更具侵略性、更令大眾注視的行動,例如中國艦隊和空軍愈來愈活躍,戰機多次闖入台灣防空識別區。而區內其他國家也打破以往的沉默,拜登政府便延續了前朝杜林普的台海政策,高調支持台灣,在 4 月發表美日聯合聲明時,亦公開談及台海和南海問題。美國、日本、澳洲和印度的印太聯盟格局亦已成型。

兩人認為,一旦競爭對手已經察覺危機,中國也難以走回從前的臘腸術模式。而且臘腸術的成效緩慢,已不能滿足中國希望成為超級大國的願望,他們認為急功或可帶來近利,中國的影響力在短期內可能會持續擴張。可是,政策愈具侵略性,也可能更容易出現戰略誤算,隨時擦槍走火;而區內各國會作更多準備,美國就持續對台軍售,並鼓勵台灣投資國防,日本軍費也連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