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吸毒花都

A+A-
霹靂可卡因在巴黎肆虐多年,近日當局為免癮君子在街遊蕩,安排他們聚集於東北部的埃戈爾花園。 圖片來源:GEOFFROY VAN DER HASSELT/AFP

2019 年 5 月開始,巴黎市政府耗資 900 萬歐元(約 8,300 萬港元),展開 3 年計劃以「解決霹靂可卡因問題」,但如今仍有逾萬名服用者,不少更在光天化日下於鬧市吸毒。當局為免癮君子在街遊蕩,近日安排他們聚集到一個花園,結果遊憩處淪為吸毒王國,注射器更掉在兒童玩的沙坑。原本想要「眼不見為淨」,如今反被媒體重點報道

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聯同法國毒品及吸毒監控中心年初發表報告,指巴黎及其郊區約有 1.3 萬名霹靂可卡因吸食者,為 1990 年代的 5 倍。相比約有 3.6 萬名使用者、但人口多近 5 倍的倫敦,巴黎的問題更集中及清晰。報告譴責,「持續 30 年的霹靂可卡因市場,加上低收入市郊的新供應商,反映了『公共政策的失敗』」。報告的共同作者、INSERM 研究員 Marie Jauffret-Roustide 強調

服食霹靂可卡因在巴黎並非新鮮事,但自 90 年代消費量飆升,問題亦愈發明顯,特別是巴黎北部變得高檔以後,與癮君子共存的現象更為常見。

Jauffret-Roustide 自 90 年代研究霹靂可卡因問題,她認為由於價格低廉,加上是歐洲販運路線必經之處,以及全國唯一廣泛銷售現貨的地方,令巴黎成為霹靂可卡因之都。但她亦批評,當局太過專注於入罪及驅逐吸食者。「社會共融計劃欠缺房屋等公共資助,而這是個悖論,因為法國乃是少數國家,會在大量投資吸毒相關的醫療服務同時又把吸毒者定罪,令他們無法得到護理。」

很多人批評政府,尚未解決根本問題,便於兩年前清拆北部的「可卡因山」,令藏於該處的吸毒者流散全市,特別是東北部的第 18 及 19 區。上月中,當局讓他們聚集於橫跨兩區的埃戈爾花園,並把關閉時間延至凌晨 1 時,令其淪為露天吸毒王國。數百名用家每天到此購買及吸食,深夜也在附近徘徊。這迫使他們與居民有更多接觸,又被指是盜竊、賣淫及暴力事件激增的成因。

上月中,當局讓吸食霹靂可卡因的人士聚集於埃戈爾花園的上半部,引起區內居民不滿,指癮君子佔據公共空間,令兒童與注特器及吸毒者近在咫尺。 圖片來源:GEOFFROY VAN DER HASSELT/AFP

第 19 區警察局長 Florence Adam 正致力領導緝毒工作,但他承認:「這是一場持久的貓捉老鼠遊戲。我們現以控制、調查及大型緝捕持續施壓,但遏制此禍要花數年時間。」居民組織  Action Barbès 的主席 Jean-Raphaël Bourge 批評:「吸毒者佔據了公共空間,基本上令公眾無法進入,但警方的行動不能解決問題。」他強調:「我們需要解決它,要給他們(吸毒者)安全地『消費』的空間。」

但一些當地居民就未有這些考慮。他們在網上發佈偷拍影片,展示癮君子在日間吸毒、隨處便溺甚至揮舞大刀的模樣,指他們是「行屍走肉」 。部分人難忍噪音、打架及猥褻行為,因而投擲彩彈,甚至發放迫擊炮煙花。每逢週三則有示威活動,參加者無分年齡性別,一起高呼「還我花園」。其中 60 歲的 Natalie 不滿政府漠視社區治安,並指癮君子「沒有毒可以吸時很瘋狂」,令她晚上 8 時後不敢外出,更要「去買把電槍」。

巴黎市長 Anne Hidalgo 則宣佈,計劃在本月底停止讓吸毒者使用該花園。每週前來「開餐」兩至三次的 Joaquim 相信,此舉可能有助他們戒掉毒癮。「這樣會少些誘惑。」但光靠廢除吸毒王國,無法解決市內的霹靂可卡因問題。居民之一的 Khardiata 作為兩子之母兼醫院主管,認為呼籲人們戒毒很易,但真正需要的是對未來的希望,以及擺脫困境的適當條件。「若無生存目標,戒毒又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