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投資 ESG 概念不如投資 ESG 平台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資本市場已被 ESG 全方位包圍,避無可避,不想千挑萬選,卻想投資 ESG,可以考慮一下有上市的 ESG 評級機構,如 MSCI、穆迪(Moody’s)、S&P Global Inc. 和晨星(Morningstar),這幾間評級機構也有提供 ESG 評分和周邊服務,間接受惠 ESG 興起的概念。

MSCI 由投行 Morgan Stanley 於 2009 年 5 月分拆上市,現時 9 成以上的基金公司均參考 MSCI 的指數,市佔率非常高,一直為投資者提供數據、評級、指數服務產品,主要收入來自「指數授權費」(license fee),按追蹤 MSCI 的基金或 ETF 的資產管理規模(AUM)來收費。

由於 MSCI 有先行者優勢,近年也悄悄成為 ESG 界最多人參考的指標之一,旗下 ETF 業務增長也跑贏同業,根據 Stock Market MBA 網頁,截至 2021 年 4 月底,有近 241 隻 ETF 使用 MSCI,當中至少有 23 隻 ETF 與 ESG 相關,是行業之冠。

MSCI 過去幾年增長非常穩定,隨著 ESG 的勢頭只會有增無減,雖然現時與 ESG 相關的業務佔比仍不算高,且業界對評分準確度和方式尚有爭議,但絕對也是一隻食正 ESG 概念的公司。

另一隻想介紹的是金融機構晨星,這間公司專注為投資者提供一系列投資研究和投資管理服務,之所以具 ESG 概念,主要是 2020 年 4 月,晨星收購了 Sustainalytics,是一家專門做 ESG 研究和評級的公司。

成立於 1992 年的荷蘭公司 Sustainalytics 是主流 ESG 評級公司之一,從 ESG 風險角度出發,根據企業 ESG 表現進行風險評估,並按照其得分劃分風險等級。其中 0-10 分為可忽略的風險水平,10-20 分為低風險水平,20-30 分為中等風險水平,30-40 分為高風險水平,40 分以上為嚴峻風險水平。收購 Sustainalytics 後,Morningstar 憑著評級業務帶動收入增長近 20%

評級機構經營的是平台經濟,這些屹立幾十年的評級機構難以被取締,但也有新手玩家蠢蠢欲動,例如之前介紹過、由李嘉誠私人投資旗艦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有份入股的妙盈(MioTech),雖然該專注 ESG 的金融科技公司暫未上市,但已備受注目,先後獲得穆迪滙豐入股,是一間全球最懂大中華市場、擁最齊全 ESG 數據的新興公司。

評級機構的重要性,在於其點石成金的能力,一般而言,ESG 評分較高的成份股也會有比較好的估值,而不少關注碳中和的基金,其中一種投資心法是根據 ESG Momentum(動態),投資一些 ESG 評級逐步改善的公司,捕捉箇中獲利機會。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