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算是一門政治符號學,52 年前的 7 月 20 日,美國太空人 Neil Armstrong 和 Edwin Aldrin 乘坐阿波羅 11 號登陸月球,為人類譜寫歷史。而在 2021 年,美國上演國退民進,為太空競賽 2.0 拉開帷幕,繼維珍銀河創辦人 Richard Branson 衝出地球,亞馬遜創辦人 Jeff Bezos 也成功登上太空。但熱鬧中,逐漸左傾的資本市場真正關心的是甚麼?
資本家征服地球、自我膨脹背後,當然是國力和意識形態的展示,但資本市場對這種高風險行業的胃納,似乎未跟得上。先有在維珍銀河團隊回到地球後借好消息出貨,配股集資 5 億美元;另有一些在金融圈兜售 Elon Musk 旗下 SpaceX 股份的基金,在另外兩間競爭對手試飛成功後,焦急調低 SpaceX 的認購費和表現費,用腳投票,反映出外界對太空旅遊的商業模式憧憬,似乎仍保持懷疑態度,多於相信能夠「做大做強」。
除了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太空旅行所衍生出的環保、安全等重要性(Materiality)問題,從 ESG 角度分析也不容忽視。畢竟現在全球追求零碳足跡,太空旅行卻反其道而行,因為相比乘搭長途飛機,太空旅行帶來更多污染。
有倫敦大學學院學者就計算出,在長途航班中,每位乘客會排放 1 到 3 噸二氧化碳,但是一架搭載 4 名乘客的火箭,就排出高達 200 到 300 噸二氧化碳,污染程度大相逕庭。
先後上太空的 Richard Branson 和 Jeff Bezos 也在社交媒體遭遇猛烈批評,被指投放於太空探索的經費,本可以有更妥善的用途,例如對抗氣候變化、幫助世界從疫情中復甦等。
而對此,兩位企業家的回應,似乎也只是顧左右而言他。Branson 回應批評稱:「我可以理解,但我認為他們可能還沒完全了解太空對地球的意義。」他形容,衛星可監控氣候變化引起的現象,現時人類需要更多太空船,不是更少;至於更懂公關學問的 Bezos,則坦承有關批評「基本上正確」,但認為凡事不能二元對立,而是要雙管齊下,形容地球上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同時亦需要展望未來,拓展人類文明。
但想深一層,這些說辭大概只是語言偽術。太空旅行很明顯與解決人類危機扯不上關係,因為衝出地球,其實救不了地球。更準確點去描述,這似乎只是一種國際政治角力下的資本浪漫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