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極左放水陋習吹襲英國

A+A-
圖片來源:David Jones/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美國大學的極左放水陋習,開始吹襲英國。英國至少兩家大學:侯城(Hull)和窩士打(Worcester)—— 也就是香港人熟悉的英國喼汁老字號出產的那個地方 —— 都採取極左的教育方針。一旦外國或少數族裔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不夠,例如文法錯誤、太多串錯字、英文語法句子結構有嚴重缺陷,批改這種試卷時,不應該扣分,應該尊重少數族裔或該外國學生的「文化差異」,不要以白人精英優越主義思想為標準,判決這個學生的功課死刑。

但這樣的新教育革命,卻又令英國的教職員無所適從。雖然英國大學市場日漸商業化,需要中國來的留學消費者繳學費,但太過遷就來自東亞的「教育財神」,又會令英國的大學教育水準被拖低。以所謂「大愛平等」的口號來做遮羞布,令英國語文的質素和水準受到破壞,轉移開一眼閉一眼地給予平等分數,長遠來說,只會毀壞英國教育的文化品牌。

何況,低劣的英文水準,既然無法溝通,則教授如何評分?左翼教育革命家主張:應該繞過千瘡百孔的壞英文,盡量了解學生提交論文中的主題和論點。

然而,如果英文表達能力不足,學生又如何能準確表達他的論點?除非用中文交功課,讓英國的大學在中國人之中聘請改卷員,亦即將論文的批改權,下放給中國人。

少數族裔對少數族裔學生,會有更深切的了解,而且也會防止西方白人至上的英語種族歧視。但最後問題來了:既然如此,一個外國學生為何要來英國讀大學?留在中國豈非更好?

對於這樣的愚蠢,「學生辦事處」(Office for students)終於發表指引,下令全英大學,必需以確保其頒授的學生資歷質素為最高考慮。若少數族裔或外國學生的英文程度不合格,必需列為無法達至學位標準。若大學不遵從,將會視為觸犯指引。

OfS 提出的邏輯很簡單:英國的大學,是英國的僱主和納稅人發放薪金和維持成本的。英國的納稅人和僱主使用合格的英語。若英文不合格,還要頒授學位,必危害英國僱主和納稅人的基本利益。

這樣一來,只能迫使英國的僱主,對英國大學畢業的少數族裔學生種族歧視:假設,一名有色人種的牛津大學畢業生,英文不一定合格。在聘請僱員時,誰會聘請一個缺乏表達溝通能力的大學生?既然少數族裔學生可以英文不合格而被放水畢業,英國的老闆,只會請以英語為母語的白人,或印度人,亦無可厚非。

愚蠢,確實是一種全球病毒的傳染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