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見泉飲水

A+A-
伊斯坦堡市內有數百個古老的飲水設施,包括圖中位於 Hekimoglu Ali Pasha 清真寺的噴泉。然而,大多數飲水處已日久失修。

在鄂圖曼文化中,在公共地方為人民提供飲用水是一項公益服務。現在,為了健康、環保及令城市更宜居,伊斯坦堡決定秉承傳統,復興免費公共噴泉

伊斯坦堡市內有數百個鄂圖曼帝國時期的公共飲水機,有些精心設計如神殿,外牆帶有華麗雕刻,更有寬闊的屋簷為行人遮蔭。普通噴泉則是一個簡單的立方體,上面裝有水龍頭及盆子。然而,大多數飲水處已日久失修、破裂或充滿垃圾,有的石頭或大理石被塗鴉弄髒,有些水龍頭甚至不翼而飛,有些則埋沒在汽車或堆積的建築材料後面,情況惡劣得難以再正常提供食水。

為此,伊斯坦堡市長 Ekrem İmamoğlu 去年公佈修復城市噴泉的計劃,稱它們為「城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政府文化遺產辦公室 İBB Miras 負責監督相關修復工作,去年維修的 40 座噴泉當中,包括了托卡比皇宮前的艾哈邁德三世噴泉。機構副經理 İrem Bülbül 說:「(噴泉)曾經是一個集合地點、社區核心,我們正努力還原它。」

托卡比皇宮前的艾哈邁德三世噴泉經修復後重新開放。

倫敦、孟買及洛杉磯等地亦正建造新噴泉及翻新公用噴泉。支持者認為這是解決一系列問題,並產生環境、公共健康及社會正義效益的關鍵工具;城市規劃者則將噴泉定為宜居城市的固定設施。洛杉磯非政府組織 WeTap 創會董事 Evelyn Wendel 說:「大多城市都有古時遺留下來的公共飲水機,因為提供免費水是偉大文明的標誌。」

伊斯坦堡的公共供水系統可以追溯到羅馬人身上,他們在城市中建立了由水庫、水道及蓄水池組成的網絡,到鄂圖曼時期開始擴展舊有系統,建立噴泉,以此作為宗教義務其中一環。噴泉到現代更具實際意義,美國城市設計師及規劃師 Josselyn Ivanov 指,在 1800 年代後期,「許多噴泉被用作鼓勵窮人戒酒的一種方法,維繫到現在,則是嘗試為人們提供含糖飲品以外的選擇」。

倫敦、三藩市及墨爾本都已安裝新的飲水機,作為處理肥胖問題的策略之一。再者,公共飲水機不僅能幫助城市居民應對熱浪高溫,更可削減與瓶裝水相關的大量塑膠垃圾,以及高昂的能源成本。不過,傳染病使人們對使用飲水機這類共享設施有所擔憂。西雅圖就曾為防疫關閉公共水龍頭,但今年夏天該市出現破紀錄高溫時,當局亦只能重新開放水龍頭予公眾使用。

病毒大流行更影響一些地區獲得水的機會,根據孟買一個非政府組織估計,該市有 200 萬人無法獲得合法的供水和衛生設施,佔市內人口約 16%。報告其中一位作者、研究當地衛生基礎設施的曼徹斯特大學哲學博士 Purva Dewoolkar 表示,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會令問題惡化。「因為一切都移師回家,人們不能再使用辦公室或學校等可以取水的空間,變相增加買水和洗滌費用的負擔。」印度政府官員及建築師亦努力修復當地一些歷史噴泉,以增加貧窮人口獲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