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 AI 記者:電腦代勞,更快更好?

A+A-
電腦自動生成的報道,會否比真人所寫的更快更好?人工智能的出現,為新聞業帶來疑問。 圖片來源:路透社

報新聞講求快而準,還需要中立持平。但人有七情六慾,身心更有極限。若以電腦代勞,質素會否更好?日本一名科技記者早前進行實驗,把自己過去所寫的大量報道,輸入載有文章生成程式的人工智能(AI)系統,讓其從中學習,看它能否以網上的龐大文章庫為基礎,如真人般寫出報道。

參與「實測」的澤野林太郎隸屬共同通信社,他在新創企業 Crystal-Method 的協助下,輸入 10 年內所寫的約 1,000 篇報道。AI 系統會分析文體及特徵等,並自動從網上收集單字相關的資訊,再用參考文章生成語言模型「GPT-3」開發而成的程式「寫出」報道。澤野還給 AI 學習大量有其樣貌和聲音的數據,製作聽起來和看起來都跟本人一樣的虛擬化身,「親自」讀出報道內容。

約兩個月後,「AI 記者 1.0」面世。澤野直言,它從音容到衣著都跟自己一樣,一旦指示「就『網絡攻擊』威脅寫篇報道」,系統只花數秒便完成,惟內容像從不同網站拼湊而成,行文重複且表達不清,又亂用助詞,談不上是「報道」。Crystal-Method 遂修正程式錯誤,並就報道的主題增加系統學習的數據量,其後再解決虛擬化身發聲與嘴形不對的問題,3 週後誕生出兩度升級的版本。

「高知新聞」等日本媒體報道澤野林太郎實測「AI 記者」一事,強調人工智能只需數秒便能生成一篇報道。 圖片來源:Crystal-Method

「AI 記者 3.0」在數秒內就能生成約 300 字的報道,澤野坦言真人無法與之匹敵。至於內容,他認為沒大錯誤或矛盾處,行文自然通順,亦未有抄襲維基百科,加上參考了最新報道,「零日攻擊」(ゼロデイ攻撃)這種手法也能提及。但當系統生成澤野不曾寫過、有關「自民黨總裁選舉」及「阿富汗局勢」的報道,就有多處資料重複出現令質素偏低,原因相信是學習相關範疇時數據量不足。

Crystal-Method 社長河合繼相信:「若再把記者重視的價值觀教給系統,或能令它更貼近記者的思維。」於是澤野花了兩個多小時,說明自己的價值觀,讓開發人員記錄下來。數週後製成的「AI 記者 4.0」可與人簡單對話,雖然主要環繞預設問題,但澤野覺得跟「自己」討論「人生最重要的是甚麼?」、「理由?」,並得到明明從未說過但由「自己」說出的答案,乃前所未有且不可思議的體驗。

經過連串實驗,澤野認為 AI 生成的報道基本上問題不大,雖然無法掌握事件的全貌,結論也不知想傳達甚麼,但仍有大派用場的可能。他指出,記者製作稿件前既要採訪,也需要搜集大量資料,像過往同類個案、輿論及其他媒體的看法。由於 AI 能夠即時辦到並製成稿件,若能以它先寫數篇文章,作為參考掌握整體概念,再以能用的部分為基礎去查證,最終由記者寫出報道,也許亦是一種可行的做法。

人工智能學會會長野田五十樹則認為:「AI 縱可從以往的數據提取最合適的答案,但對於問題是『甚麼』、又該就『甚麼』提出最合適答案,仍未有辨識的能力。」換言之,記者要在云云世事之中,判斷甚麼是新聞、從中又要傳遞甚麼,而這一點唯人類勝任。澤野預料,面對多種工作會由 AI 取代的未來,我們或要正視這個根本問題 —— 甚麼事是只有人類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