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節飲食史:火雞怎樣成為聖誕大餐的主角?

A+A-
「傳統」聖誕大餐必有火雞一隻,但原來這道菜遲至 20 世紀初,才成為佳節美食之星。 圖片來源:L. Willinger/FPG/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火雞好不好吃,實在見仁見智,只是聖誕時節桌上放一隻,便覺氣氛十足。但這種西方「傳統」,原來並非自古以來,過去有好個幾世紀,醃野豬頭才是聖誕大餐代表。為何後來卻被來自墨西哥的「怪雞」,奪去其主角之位?英國廣播公司(BBC)就在佳節前夕,娓娓道來這段有趣飲食史。

英國修咸頓大學歷史及檔案研究名譽教授 Chris Woolgar 舉例,1406 年 12 月 25 日,當時的索爾茲伯里主教與近百人共享佳餚,食物的種類繁多而奢侈。當中不只有牛、羊、豬,以及野豬、山羊、天鵝等野生動物,還有多款魚類和海鮮,唯獨不見如今的「聖誕名菜」烤火雞。

事實上,Woolgar 在其著作 The Culture of Food in England, 1200-1500,記載了他從中世紀大戶人家的帳本有關購買食材的詳細描述,對當時飲食文化所得的見解。而他發現,在 14 世紀後期之前,多數人主要靠麵包和以小麥碎加牛奶或高湯煮成的「乳粥」(frumenty)等穀物類充飢。

「就乳製品或肉食而言,膳食中幾乎沒有蛋白質。」但到了 14 世紀中葉,黑死病肆虐歐亞及北非,令全球人口少了 3 至 4 成,倖存者發現周圍還有很多食物可選。Woolgar 解釋:「那場疫症大流行殺死人類而非動物,所以從那時起,平衡明顯有變。」不只肉類重登桌上,人人也想在聖誕吃得更豐盛。

醃野豬頭曾是聖誕大餐的重頭戲,即使後來被其他肉類取代,牛津大學皇后學院仍保留傳統,每逢聖誕也吃這道菜。 圖片來源:The Burgon Society/Twitter

中世紀聖誕大餐的熱門之一,正是醃製野豬頭。它做起來費力而恐怖,傳說要將野豬的臉切下來,連同頭內的肉用鹽醃製數週,混合其他食材後塞回頭內縫合再煮,但味道甚佳,令它成為那個時代不可或缺的聖誕菜式。坊間更有首「野豬頭頌歌」(Boar’s Head Carol),在送上餐桌時唱。

另一道聖誕名菜「鍍金孔雀」(gilded peacock),做法同樣奇特。先把孔雀剝皮,但保持頭部及羽毛仍連住,然後烤其身體,再塞回「羽毛殼」之中,上桌後散開羽毛,禽冠則以金箔裝飾。雖然孔雀肉的味道介乎雞和野雞之間,但傳說這道菜以難吃聞名,相信是因為老鳥的肉又乾又硬。

至於現在的「主角」火雞,據指是約克郡地主 William Strickland 在 1526 年航海到美洲大陸,從原住民手中買來 6 隻,再以每隻兩便士轉售予布里斯托的商人,因而傳入英國。充滿異國情調的火雞,隨即受到精英們喜愛,很快成為聖誕午餐的菜式之一,相傳國王亨利八世就是食客之一。

往後幾個世紀,火雞都只是上流社會的聖誕美食之一。即使狄更斯把它寫進「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令兩者更加扣連,當時最普遍的選擇卻是烤鵝。直至 1920 年代,糧食生產的進步令價格全面下降,畜養的火雞被培育成更快成熟及長得更巨大。終於在 10 年後,火雞變得連一般人也買得起,取代其他形式的肉成為聖誕大餐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