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你需要付出多少時間才會看得懂蜘蛛宇宙?

A+A-
「蜘蛛俠:不戰無歸」電影劇照。

「蜘蛛俠:不戰無歸」(Spider-Man: No Way Home)上週剛剛上映,大家都在興致勃勃解讀裡面的彩蛋,猜測故事的未來走向。問題是,假設真的要完全看懂蜘蛛俠宇宙的互動,你需要付出多少時間才可以達成?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請自行斟酌。)

是次劇本對觀眾的閱讀經驗要求其實非常高,要理解本身的開場設定,即使沒有把漫威系列數十部電影完整看完,也必須先看過同系列的前兩部「蜘蛛俠」獨立電影。而電影最大賣點是 2000 年代起 3 代「蜘蛛俠」角色的互動,所以如果忘記了,你需要再補習 5 部電影。漫畫原著的彩蛋更加不用提,由敵對角色的剪影,到「蜘蛛宇宙」的概念,無一不是有出處的。

尤其從「蜘蛛宇宙」延伸出的多重宇宙概念,橫跨了多年的漫畫和動畫創作,甚至包括了一部在愛好者中相當出名、1978 年的日本特攝電視劇「蜘蛛俠」,並預計會在「蜘蛛宇宙」的第二部動畫電影中出場。在協同效應下,也難保動畫版和真人版的蜘蛛俠不會在未來的作品中互動。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完全理解電影中的彩蛋,你幾乎要付出接近無限的時間,讀通過去數十年的電影、漫畫、動畫、甚至遊戲。

有人認為漫威為電影界帶來負面效果,尤其幾位著名的電影導演開聲,批評今天的戲院只剩下英雄電影。雖然筆者相信,即使沒有漫威的英雄電影,那群因為復仇者而進場的觀眾也不會轉而欣賞藝術電影。漫威所取代的頂多是動作電影的市場,文藝片並不可以混為一談。

然而漫威的確影響了無數人的文化消費習慣,真正重要的是它在你身上偷取了多少時間。從系列電影的觀看,到網上串流平台上推出的電視劇,再加上如果你想完整理解各種彩蛋,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各種其他媒體形式的作品上。漫威不一定會完全取代其他不同類型的作品,但人的空閒時間有限,當可用作娛樂活動的時間都被漫威和迪士尼塞滿了,能夠接觸其他作品的機會也就減少了。

用一部電影來塑造世界觀,說得不清楚的話是導演和編劇的錯,但用數十部電影、加上海量的跨媒體作品來塑造世界觀,觀眾就會產生「看不懂是因為我的錯」的感覺,更會相信把有關作品完全看完才能理解故事,完整體驗這場文化奇觀。

漫威的宇宙會愈來愈大,把更多的人拉進去,直到宇宙的大小成為進場的門檻,進不去的人比裡面的人多為止。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