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上市公司提升 ESG 表現的 25 個方法

A+A-
摩根大通為全球最大化石燃料資助者,但去年仍獲 MSCI 提升 ESG 評級。示威者於上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期間,高舉橫額控訴摩根大通意圖「漂綠」。 圖片來源:路透社

ESG 遊戲一直由買方(Buyside)主導,上市公司要吸引到這批來勢洶洶的 ESG 資金,除了搞路演登門造訪,不免要靠第三方加持,當中不少上市公司也會找評級機構去認證,務求在 ESG 浪潮分一杯羹。

雖然評級機構絕非萬能,但卻是方便投資者去理解一間公司 ESG 表現的懶人包。評級公司採取諸如碳排放、勞動力性別比率或董事會構成等措施,把一系列參數總匯成一個單一評級。不過,換個角度思考,背後參數如此多,就算公司在某些議題表現特別差,似乎也未能把情況如實反映出來。

在 160 多家評級或數據提供商中,MSCI 的市佔率和影響力遙遙領先於所有競爭對手,在全球散戶投資者買入可持續基金或 ESG 基金的資金當中,有 60% 資金流入會參考 MSCI 評級的基金;而瑞銀更指出,MSCI 食水之深冠絕同行,金融機構幾乎花費每 1 美元在 ESG 數據,MSCI 就能賺取 40 仙。

MSCI 因而遭受評擊,有報道就提到 ESG 評級不是衡量大公司對世界構成的風險,例如溫室氣體排放、污水排放或工人待遇不佳;相反,評級衡量世界對該公司所構成的風險,甚至有一些公司表現備受爭議,仍能提升評級,如摩根大通、DR Horton Inc. 等。

前者自 2015 年底宣佈「巴黎協定」以來,為化石燃料公司承銷的債券數量和從中賺取的費用,超過世界上任何其他銀行,卻獲 MSCI 於 2020 年 12 月將其升級為 BBB;後者則為美國房屋建造大戶,卻在 MSCI 獲得 BBB 評級,更獲納入 iShares ESG Aware MSCI USA ETF,一度吸引不少 ESG 資金。

至於講到如何提升 ESG 評級,「彭博」也有詳盡分析,並列舉出 25 個方法予上市公司參考:

  1. 進行年度員工滿意度調查
  2. 採用商業道德政策
  3. 採取反腐敗政策
  4. 制定防止洗黑錢政策
  5. 制定舉報人保護計劃
  6. 允許員工報告不滿
  7. 提供多元化培訓或計劃
  8. 保護客戶數據
  9. 排除在產品中使用有毒化學品
  10. 創建研究生或學徒計劃
  11. 為員工提供股權
  12. 添加「獨立」董事會成員
  13. 提供綠色債券(適用於銀行)
  14. 提高產品質量
  15. 採用回收政策
  16. 出售電動汽車(適用於汽車製造商)
  17. 在董事會層面創建 ESG 委員會
  18. 減少員工流失
  19. 與當地社區保持溝通(如果擁有天然氣管道)
  20. 制定「負責任的」廣告標準
  21. 為全職和合同員工提供培訓
  22. 設定排放目標;無需包括範圍 3 排放
  23. 任命首席多元化官
  24. 聘請首席信息安全官
  25. 贏得獎項

由此可見,要做好 ESG,或許應該套用網絡流行的一句話:「其實唔難。」但隨著市場對 ESG 的認知愈來愈深,掌握著話語權的 ESG 評級機構參考價值變得具爭議性,如之前也提過 ESG 評級亂象成監管機構眼中釘,令國際證監會(IOSCO)出手進行整頓。但不論如何,像 MSCI、穆迪(Moody’s)、S&P Global Inc. 和晨星(Morningstar)等金融機構,或許諷刺地才是 ESG 浪潮的最大得益者。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